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天河璀璨之硅碳战争 > 第106章 藏南备战

第106章 藏南备战

。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办法,否则一旦尸潮来袭,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迅速把相关视频和自己的见解发给了丁一一,期待这位足智多谋的伙伴能给出解决方案。

丁一一迅速地回复:“可以试着把子弹前面磨得尖一点,我马上给你安排生产一批穿甲弹。”

丁一一是个超级行动派,言出必行。看到回复,伍笛生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知道,丁一一的办法或许能解决眼前的难题。

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一架超航时、超航程的轻型运输机,如同一只矫健的飞鸟,从陕西一路飞到了藏南。

,!

这种无人机虽然仅能携带0.8吨物资,好在它的航程非常长,航速也快过双尾蝎无人机一倍以上。

伍笛生兴奋地打开这些物资,映入眼帘的首先是1台精巧的设备,设备上面有一个自动链条,可以把7.6毫米的子弹卡进去,一次大约可以卡100发。

伍笛生已经收到了丁一一的介绍,他迅速地接上电源,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三十颗子弹。

只见那个链条缓缓转动起来,将子弹一颗颗塞进小孔,伴随着“滋滋”的声音,弹头被如削铅笔一般,削去了一部分,弹头变得尖锐起来。

伍笛生看着这神奇的一幕,心中既惊叹于丁一一的智慧,又对新子弹的效果充满期待。

伍笛生着急地把这一梭子子弹压入弹夹,然后“砰砰砰砰砰”,几个精准的点射朝着牛头射去。

他仔细观察牛头,发现即便是经过改造的子弹,也需要精准射击,多次击中同一区域才能破甲。这让他意识到,问题依然严峻,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接着,他又试了新做的穿甲弹,“砰”的一声,巨大的后坐力让伍笛生明显感觉到肩膀的压力似乎增大了一倍。

他作为超级狙击手,当然完全可以控制这个力度,但他心中明白,普通的士兵很难承受这样的后坐力。

新做的子弹采用了新的底火,让出膛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虽然这样会损害枪管的寿命,但对于当前急需的高杀伤力来说,也是必要的牺牲了。

他看着新子弹的效果,果然能够击穿那些疯牛的头骨了,这让他心中一喜。

可还没等他松口气,通讯器突然响了,是那只从月球上带下来的通讯器,丁一一的三维头像蹦了出来。

丁依依双手放在一张桌子上,托着下巴,笑着看着伍笛生说:“试过了吗?肩膀生疼生疼的吧?我的礼物你没有仔细看吧,下面还有一个惊喜呢。”

伍笛生笑了笑,说道:“这样的力度对我一个职业狙击手来说一般般了,但是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恐怕有点吃不消。”

丁一一哈哈大笑说:“我也试了,确实吃不消,所以我把枪托改造了一下。”

伍笛生听后,慌忙在箱子里翻找,果然发现箱子底下有两个用三维打印机打印的枪托。

这个枪托结构非常精巧,由于是三维打印机打印的,并没有在外层覆膜,可以清晰地看到里面的结构。

伍笛生拿起枪托,仔细端详,发现其内部的设计充满了巧思,每一处线条和结构都似乎经过了无数次的优化。

他轻轻抚摸着枪托,感受着那细腻的打印纹理,心中对丁一一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伍笛生换上枪托,再次试了一枪,“砰”的一声,他感觉枪托回弹了一下,有效地吸收了强大的后坐力。

那一瞬间,他仿佛感受到了枪托与自己身体之间的完美契合,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感涌上心头。

伍笛生不禁感叹道:“丁一一,我真的很崇拜你,你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好多问题竟然不到24个小时就给我解决了……”

此时,在绵阳的军工厂里,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一座八十年代的工厂车间,被重新启动。

为了满足前线的迫切需求,已经开始三班倒,争分夺秒地加工前线需要的子弹和枪托,同时还不忘用新型金属,精心加工7.62毫米的枪管。

每一个工人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们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自己的双手为前线的战士们铸造着希望的武器,为保卫祖国的边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车间里,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机器,火花四溅。一位老工人正仔细地打磨着枪管,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艺术品。

他深知,这每一根枪管,都将成为战士们在前线杀敌的利器,容不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