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之后,叶家的泥坯房里,空气沉得像凝固的铅块。~d.u_o′x^i~a?o?s+h_u`o·.′c^o~m¨
爷爷没有立刻责骂我偷翻《玄冥录》的事。他只是沉默地将那本泛黄卷边的线装书册,用一块洗得发白、却异常干净的靛蓝粗布仔细包好,放回那个上了锁、藏在炕洞最深处的旧木箱里。落锁的“咔哒”声,在死寂的屋里显得格外刺耳,像一记沉重的宣告,也像一道无形的界碑。
他背对着我,在油灯摇曳的光晕里站了很久。佝偻的背影绷得很紧,像一张拉满的弓,压抑着无声的风暴。我能感觉到那风暴的沉重,几乎让我喘不过气。最终,他没有回头,只是用沙哑到极点的声音,丢下一句:
“跪着。”
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铁条抽在心上。我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到冰冷的泥地上,在那只小小的蒲团前,膝盖重重地磕了下去。寒气顺着单薄的裤腿瞬间窜遍全身。我不敢抬头,眼睛死死盯着面前一小块被油灯照亮的、凹凸不平的地面,耳朵里全是自己擂鼓般的心跳。
时间在无声的煎熬中流淌,每一息都无比漫长。屋外呼啸的风声,仿佛变成了无数细碎的、充满恶意的低语,在嘲笑我的莽撞。胸前的鬼玺紧贴着皮肤,冰凉沉寂,似乎也在无声地旁观。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盏茶,也许漫长如一夜。爷爷终于缓缓转过身。他走到我面前,阴影笼罩下来。我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等待预料中的雷霆震怒。
预想中的责打并未落下。一只粗糙、布满厚茧、却异常温暖的大手,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顶。那手掌带着一种奇特的、令人心神安定的力量,驱散了我身上一部分的阴冷和恐惧。
“尘儿,”爷爷的声音响起,不再是之前的冰冷肃杀,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沉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知道错在哪了吗?”
我猛地抬起头,对上他那双在昏黄灯光下显得格外幽深的眼睛。那里面没有怒火,只有深不见底的忧虑和一丝…我那时还看不懂的痛楚。
“我…我不该乱翻爷爷的东西…”我嗫嚅着,声音细若蚊蚋。
“东西?”爷爷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下撇了一下,像是自嘲,又像是无奈,“那不是‘东西’,尘儿。那是叶家祖祖辈辈,用血、用命、用无数个像今晚这样的凶险时刻,才传下来的根。”
他的手掌微微用力,按了按我的头顶,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刺进我的灵魂深处:“你可知,那书上的每一个字,每一道符,每一句口诀,背后都藏着尸山血海?藏着无数先人魂飞魄散的教训?你身上本就…本就带着常人没有的麻烦,”他的视线若有若无地扫过我胸前衣襟下微微凸起的地方,“再不知深浅地触碰这些,无异于稚子抱薪玩火!是嫌自己的命太长,还是嫌爷爷这把老骨头,护你护得太安稳了?!”
最后一句,带着压抑的嘶哑,像困兽的低吼,震得我耳膜嗡嗡作响。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猛地冲上鼻尖,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爷爷话语里那沉甸甸的分量,和他眼中深藏的、几乎要将他自己压垮的忧虑。我忽然明白了,我的莽撞,触碰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的禁忌,更是爷爷心底那根绷得快要断裂的弦。
“爷爷…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眼泪大颗大颗地砸在冰冷的地面上,洇开深色的水渍。这一次,是发自肺腑的恐惧和后悔。
爷爷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积压的所有沉重都倾泻出去。他眼中的锐利渐渐褪去,只剩下深不见底的疲惫。他弯下腰,双手穿过我的腋下,将我整个抱了起来。他的怀抱依旧温暖,却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微颤。
“记住今晚,尘儿。”他抱着我,走到冰冷的炕边,把我放下,用他那件宽大的旧道袍裹住我冻得冰凉的小腿,“有些界限,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
他看着我,眼神复杂难明:“可有些路…你终究是避不开的。”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我懵懂的心湖里,漾开了一圈模糊而深远的涟漪。
那一晚的跪罚和爷爷沉重的警告,像一道深刻的烙印,刻进了我五岁多的记忆里。它没有熄灭我对那个神秘世界的好奇,反而像在荒原上投下了一颗火种,被严酷的寒风吹得明明灭灭,却倔强地不肯熄灭。=@)完°3*本±?&神{站¨?° .)%首D发?只是这火种外面,从此多了一层名为“敬畏”和“恐惧”的硬壳。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轨迹。阴冷的体质,如影随形的窥视感,村人避之不及的嫌恶目光…一切照旧。但有些东西,在无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