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间谍永不眠 > 第00122章 争位

第00122章 争位

一二二、争位

复兴社谁会吞下这枚毒丸?

这是一个平静的周末,和无数个平静的周末一样。*a\i′t^i~n/g+x^i^a`o^s·h¢u~o^.^c\o!m*每个季节都有它的故事,亦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彭北秋给特务处汉口站打了电话,询问密电的情况,接电话的是夏泽,支支吾吾的,不愿意透露半个字,只是说一切请老板回来定夺。夏泽关心的是,老板的去向,什么时候回来。

放下电话,彭北秋沉吟片刻,给唐副处长打了电话,汇报了总部的情况,特别提到收到两封密电。唐副处长没有任何表态,只是在电话中说,知道了。

电话那头,出奇的平静。

彭北秋吃不准。作为第二把手,唐副处长肯定有自己的情报渠道,这个渠道在汉口调查科,还是汉口特务处,都有可能。

黎明闹出这么大动静,一手重用黎明的他,怎么会如此平静?

夏泽并不完全属于老板这条线的人,也不属于唐副处长这条线的,他是独成一体的。

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是广东人,汪兆铭虽然祖籍浙江,却出生于广东三水,国民党前身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就以南方和海外为基地,黄埔军校就设在广州。

中国历史上大都是北方征服南方,北伐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从南方往北方打,并成功的,由此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争夺,慢慢形成了一条主线:即江浙集团与两广为首的南方集团。`天\禧^小¢税¨网` ~醉\歆-彰~截?埂¢芯¨快·

前者以委座为首,主要得到孔祥熙、宋氏家族等财团和军队的支持,后者以汪兆铭、孙科、李宗仁、张发奎等为代表,甚至公开分裂成“汉”、“宁”两个政府,一在南京,一在汉口,首到宁汉合流,或此消彼长,或暂时媾和,其中前者绝大部分时间都占有优势。

夏泽恰恰是广东人,又是汪兆铭短暂政府所在地汉口站的站长,尽管他对委座,对老板,对复兴社忠心耿耿耿,但在以地籍划线的时候,他的处境就会很尴尬。

这也是夏泽郁郁不得志的一个主要原因。

汉口给老板发了密电,那么,夏泽又会怎样对待唐副处长呢?

这恰恰是这件事情的微妙之处,也是彭北秋想要知道的结果。

他有耐心。

作为特工,最需要的品质,可能是耐心,无论干什么事,都得有大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耐心和从容。

唐副处长曾对他说,没有人能瞒得过他,哪怕是一时,说这话的时候,感觉镜片后的那双眼睛异常灰暗,一点光都没有,让人不寒而栗。

***

影佑收到温政提供的那份名单,如获至宝,立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日本人在情报上的效率一向都很高。·优′品?小~税,徃* ′已-发/布¢罪~欣!璋-结*

他们最后得出结论,这份名单是真实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件事叠加温政救下袁文父母,极大地增强了温政在日本情报机关的份量和信任。

温政不动声色,依然带着家人在嘉兴、苏杭一带旅行。他如同一个清醒的旁观者,默默地注视着发生的一切。

他当然不会去见金九,他不会做这样愚蠢的事。

他内心深处却感到恐惧。

在特别顺的时候,他时常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常常让他死里逃生。

因为他面对的日本情报机构,其组织之严密,之精准,之庞大,之可怕,之残酷,都是前所未有的。

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每一步均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间谍不能犯错,哪怕是一个微小的错误。

一错就是死亡。

***

毛主任晚上设下家宴,宴请彭北秋一家。

他们是邻居,邻居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是隔壁,可以是不远的地方,比如一个村,一个巷,一个里,一个胡同,一个弄堂。

彭北秋一家人从所住的夫子庙出发,步过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撇下风韵诱人的媚香楼往西南行数十米,便可以看到乌衣巷的题字和树立的诗碑了。

巷子是窄窄的,用青砖铺的路面,两边则是矮矮的古建筑风格的民房。一切似乎都很普通,普通得令许多不知情者都以为它只不过是一条典型的江南小巷而己。

这里曾经门庭若市,冠盖云集,走出了王羲之、王献之,及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而今,这里早己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