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鸡鸭鱼肉,轮番上阵。
幸亏之前的稿费还算丰厚,否则光是这伙食开销,就足以让他捉襟见肘。
饶是如此,那一百多大洋,在支付了修房子的工料钱,又加上这半个月堪称奢侈的伙食开销后,也己所剩无几。
钱袋子,又快见底了。
是时候再去趟报社了。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
经过半个月的打熬,身体比之前强健了太多。
他回到屋里,将那厚厚的十万字稿件仔细整理好,用布包扎结实。
又换了一身干净的长衫。
虽然衣料普通,但穿在他身上,却显得精神利落。
走出小院时,白小蝶正好端着一盆水从屋里出来。
“陈枭,你要出门?”
她放下水盆,关切地问道。
“嗯,去一趟报社。”
陈枭扬了扬手中的布包。
“我写了些新的章节,去投给《晶报》。”
她点了点头,柔声道。
“那你路上小心。”
“好。”
陈枭转身,迈步走出小院。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眯了眯眼,深吸一口气。
空气中混合着煤烟味、油条味,还有一股淡淡的腥气,这是上海滩特有的味道。
街道上行人匆匆,黄包车夫拉着车子在人群中穿梭,发出急促的吆喝声。
陈枭走在路上,步履稳健有力。
不再是过去那种虚浮无力的脚步,每一步都踏实而沉重,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
沿途经过茶馆时,果然听到了里面传来抑扬顿挫的说书声。
“话说这郭靖,在草原上……”
正是《射雕英雄传》。
陈枭停下脚步,侧耳听了一会儿,不禁咧嘴一笑。
他没有多留,继续前行。
报馆所在的街道并不远,但走了近半个小时,陈枭才到达目的地。
《晶报》报馆的门口,依旧人来人往。
不过与上次不同的是,很多人手里都拿着一份《晶报》,脸上带着意犹未尽的神色,似乎在讨论着什么。
陈枭走进报馆大门,里面比上次更加忙碌。
编辑们在办公桌前奋笔疾书,排版工人搬运着铅字盘,整个大厅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气味。
他环顾西周,终于发现了胡西的身影。
“胡编辑!”
陈枭走上前,扣响桌边的围挡,并扬了扬手中的稿件。
胡西闻声抬起头,原本带着几分不耐烦的眼神在看到陈枭的一瞬间,凝固了。
他显然还记得陈枭,这个上次穿着破旧长衫,却带来了《射雕英雄传》的年轻人。
“是你!”
他脱口而出,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随即,他注意到了陈枭的变化。
虽然衣服还是那件,但整个人却像是脱胎换骨一般。
身板挺首,眼神明亮,脸上带着一种沉稳而自信的气质。
尤其是他身上那股若有若无的气势,让胡西觉得,眼前这个人,和上次那个病恹恹的青年,判若两人。
“是我。”
点了点头,陈枭将手中的布包递了过去。
胡西的目光立马被那布包吸引。
他看着那厚度惊人的布包,眼睛慢慢瞪大。
“这是……稿件?”
他颤抖着声音问道。
“嗯。”
陈枭应了一声。
“上次的后续,大概十万字。”
十万字!
胡西猛地站了起来,椅子被他撞得发出刺耳的声音。
整个大厅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