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 > 第135章:鏖战与博弈

第135章:鏖战与博弈

第135章:鏖战与博弈

在苏联紧急动员600万兵力后,苏军迅速在德军的进攻线路上构建起层层防御。·x\w+b^s-z\.?c`o,m/从南到北,漫长的战线上布满了苏军精心设置的防线,他们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延缓德军的进攻步伐。

南部战场:艰难推进与激烈交锋

德军南部方面军以伊拉克为起点,兵分多路,如同多张巨网向着石油重镇巴库全力推进。这片区域地形复杂,山地与沙漠交错纵横,为苏军的防御提供了天然的庇护。苏军在沿途城市,如基尔库克、摩苏尔等地,倾尽全力设置了大量的反坦克壕沟、坚固掩体和危险雷区,构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德军南部方面军每日都在艰难而又坚定地向前推进。第一天,先头部队在基尔库克城郊附近遭遇了苏军的顽强抵抗。苏军凭借着对城市地形的熟悉,依托着错落有致的建筑和精心预设的工事,向德军发起了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击。德军则凭借先进的豹式坦克作为先锋,这些豹式坦克犹如战场上的钢铁巨兽,拥有强大的火力输出以及卓越的机动性,在前方披荆斩棘,后面紧跟着搭载着训练有素步兵的半履带装甲车。与此同时,德军的斯图卡轰炸机从高空呼啸而下,如同一头头饥饿的猛禽,对苏军阵地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俯冲轰炸,精准无误地打击着苏军的火力点。战场上硝烟弥漫,爆炸声震耳欲聋,双方士兵都在拼死战斗。经过一整天的浴血激战,德军在付出了一定数量的伤亡后,终于艰难地推进了20公里,此时距离巴库还有400公里。^0*0!晓-税¨徃, ¢无·错\内.容¢

第二天,在向着摩苏尔挺进的征程中,德军巧妙地采取多路协同战术。一路装甲部队佯装大张旗鼓地正面进攻,试图吸引苏军的主力部队,而另一路则悄然绕过苏军防线,从侧翼迂回包抄。苏军察觉到德军的意图后,急忙从各个防线抽调兵力进行拦截。然而,德军凭借着装备上的显著优势,尤其是MG42通用机枪那令人胆寒的超高射速,将苏军的反击牢牢压制住。在穿越一片地势险要的山区时,苏军充分利用地形的复杂优势,如同鬼魅一般频繁发动伏击。德军迅速做出反应,轰炸机立即对苏军的防御工事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地毯式轰炸,一时间,山区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同时,导弹部队也对苏军隐藏的火力点进行了精确打击,精准的导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将苏军的火力点逐一摧毁。经过又一轮的激烈战斗,德军又艰难地前进了15公里,距离巴库还剩下385公里。

中部战场:装甲洪流与顽强阻击

德军中部方面军从乌克兰地区出发,同样兵分多路,如同汹涌的钢铁洪流首逼莫斯科。这里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开阔,十分利于大规模装甲部队的快速推进。然而,苏军也在此处投入了大量精力,构筑了异常坚固的防线,在基辅、切尔尼戈夫等城市周边精心布置了重兵。

第一天,德军的装甲集群在靠近基辅的区域,如排山倒海之势发起冲锋。¨卡?卡′暁.税~蛧, _芜\错\内~容\苏军的T - 34坦克虽然在性能上也可圈可点,但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与德军相抗衡。德军的虎式坦克凭借着厚重的装甲,仿佛坚不可摧的堡垒,以及威力巨大的主炮,在战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双方的坦克在战场上激烈碰撞,炮弹的轰鸣声、金属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交火,德军凭借着装甲集群那摧枯拉朽般的强大冲击力,成功突破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顺利前进了30公里,此时距离莫斯科还有600公里。

第二天,苏军紧急调集了更多的兵力进行绝地反击,在切尔尼戈夫附近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战场上顿时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得遮天蔽日。德军的轰炸机迅速对苏军的增援部队进行了拦截轰炸,如同死神的镰刀一般,收割着苏军的有生力量。导弹部队则准确无误地破坏了苏军后方的指挥系统,使得苏军的指挥陷入混乱。德军多路部队密切配合,一路从正面牢牢牵制住苏军的主力,另外两路则从两侧迅速迂回包抄,如同两只铁钳,成功将一部分苏军包围在中间。被包围的苏军尽管抱着必死的决心顽强抵抗,但由于弹药油料的严重不足,战斗力大打折扣,士兵们在战斗中逐渐力不从心。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德军再次推进了25公里,距离莫斯科还有575公里。

北部战场:突破障碍与战略推进

德军北部方面军从明斯克地区出发,同样分成多路向着莫斯科进军。该区域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交错,苏军巧妙地利用这些自然屏障,在维捷布斯克、斯摩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