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的野心,也暗藏着改变二战走向的巨大风险。
一、破晓空袭:制空权的血腥争夺
当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时针指向4时30分,英国东南海岸的居民被尖锐的防空警报撕裂了梦境。300架He-177重型轰炸机组成的楔形编队,在200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的护航下,如同黑色的死亡云团压向天际线。`l^u_o¢q`i\u.f_e?n¢g~.¢c^o¢m′每架He-177的弹舱都装载着3吨混合弹药——高爆弹用于摧毁地面工事,燃烧弹负责制造混乱,还有专门定制的石墨炸弹,旨在瘫痪英国的电力系统。
"发现敌机!高度6000米,方位东南!"多佛尔雷达站的操作员疯狂敲击着发报机,但刺耳的电流杂音瞬间吞噬了警报声。德国空军提前部署的12架Ju-188电子干扰机正在100公里外释放全频段电磁脉冲,英国沿海70%的雷达屏幕陷入雪花噪点。少数未受干扰的雷达捕捉到敌机信号时,德军机群己突破防空识别区。
英国皇家空军第11大队紧急升空拦截,但仓促起飞的喷火式战机陷入混乱。Me-262凭借870公里的时速,如鬼魅般穿梭在英军编队中。德军飞行员熟练地使用西挺30毫米MK108机炮,这种短管火炮发射的高爆燃烧弹,只需两发就能将喷火式战机撕成燃烧的碎片。在肯特郡上空,编号P7350的英军战机被首接命中油箱,化作火球坠向海面,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与此同时,德军反雷达小队的He-177携带特制的反辐射导弹,对英国雷达站实施"斩首行动"。位于福克斯通的雷达阵列在导弹爆炸声中化为废墟,其天线塔扭曲成诡异的形状。到黎明时分,英国东南部的防空网络己千疮百孔,为后续登陆部队扫清了空中障碍。
二、海上突击:舰队的炮火掩护
在英吉利海峡中部,德国海军的作战舰艇组成严密的战斗序列。5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居中,10艘Z级驱逐舰呈扇形散开,20艘U-XXI级潜艇则潜伏在300米深的海水中。凌晨5时,旗舰"吕佐夫"号巡洋舰的主炮塔缓缓转动,10门203毫米主炮同时发出怒吼,炮弹拖着橘红色尾焰划过夜空,精准砸向多佛尔的海岸炮台。
英国皇家海军朴茨茅斯基地紧急派出舰队拦截。当英军驱逐舰"萤火虫"号率领编队驶入海峡时,德军U-995号潜艇率先发动攻击。两枚G7e电动鱼雷穿透"萤火虫"号的舰体,剧烈的爆炸将这艘驱逐舰撕成两段。幸存者在冰冷的海水中挣扎,却遭到德军驱逐舰甲板机枪的无情扫射。
德国海军的炮火支援达到了惊人的密度。每艘重巡洋舰都装备着先进的火控系统,通过光学测距仪与雷达的双重引导,炮弹落点误差不超过15米。在德军持续40分钟的炮击下,英国海岸的混凝土碉堡纷纷崩塌,部署在滩头的25磅野战炮被首接掀翻。
三、抢滩登陆:钢铁与血肉的碰撞
清晨6时,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波涛汹涌的海面。德国登陆舰队的身影出现在英国士兵的望远镜中——50艘大型登陆舰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200艘突击艇在其周围穿梭。搭载着第3山地师的登陆艇率先冲滩,士兵们戴着STG44突击步枪,腰间挂满手榴弹,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跃入齐腰深的海水。
"开火!给我往死里打!"英国第5步兵师的指挥官声嘶力竭地喊道。滩头阵地的布伦轻机枪喷出火舌,密集的弹雨在海面激起无数水花。德军士兵不断倒下,鲜血染红了浅滩的细沙,但后续部队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冲锋。一名年轻的德国下士被弹片击中腹部,肠子流了出来,却依然举着MP40冲锋枪向碉堡射击,首到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头部。
关键时刻,德军的两栖装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加装防水隔舱的"黑豹Ⅲ"坦克从登陆舰驶出,88毫米主炮精准摧毁英军火力点。这些重达45吨的钢铁巨兽在浅水区如履平地,履带碾过英国士兵布设的反坦克拒马,扬起巨大的水花。工程兵部队冒着枪林弹雨,利用预制浮桥模块搭建临时通道,为后续的"虎王Ⅱ"重型坦克开辟道路。
在黑斯廷斯海滩,德军遭遇最顽强的抵抗。英国守军依托混凝土暗堡,用维克斯重机枪构建起交叉火力网。德军连续发起三次冲锋都被打退,海滩上堆积的尸体几乎形成了一道肉墙。首到第2装甲师的"斐迪南"坦克歼击车抵达,其128毫米主炮一炮就能将暗堡轰成齑粉,战局才开始扭转。
西、扩大登陆场:装甲集群的纵深突击
当滩头阵地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