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 > 第十章 万刃齐发(4月11日 - 4月15日)

第十章 万刃齐发(4月11日 - 4月15日)

接管哨所时,苏军指挥官还在等待“友军换防”的通知。此次行动不仅零伤亡占领了关键区域,还获取了苏军与瑞士军方的秘密往来文件,系统奖励积分6000。

与此同时,后勤兵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_狐/恋,闻_血? ,无?错*内!容/他们利用缴获的火车头,修复了慕尼黑至萨尔茨堡的铁路线,满载物资的列车源源不断地驶向各条战线。医疗兵在战地医院中,运用系统兑换的青霉素,成功救治了数百名重伤员,大幅提升了部队士气。

当日结束时,系统显示:【当前积分: 159.240521万 ,麾下兵力:55600人,控制区域:165平方公里】 。参谋部总结:自然增长8.64万积分 + 区域加成165积分,总消耗8.1万积分,净增9.3455万积分。三路部队的强势推进,让德军在奥地利与瑞士边境站稳了脚跟,控制区域如蛛网般迅速扩张。

第三节 蛛网扩张(4月13日 0:00 - 24:00)

4月13日,随着三条主线的稳固推进,汉斯决定发动“蛛网行动”——以各占领区为节点,向周边辐射式扩张。“参谋部,组建30支快速机动小队,每队配备摩托车与轻型火炮,对半径20公里内的村镇进行清剿式占领。”

参谋长快速计算资源:“30支小队需消耗15万积分(含车辆、火炮与弹药),另建议消耗2万积分兑换无人机,用于侦察敌军动向。”很快,300辆挎斗摩托车的轰鸣声在营地响起,每辆车上搭载着一门75毫米山炮,士兵们佩戴着防风镜,整装待发。

这些小队如同游弋的蜘蛛,在巴伐利亚与奥地利边境的乡间纵横驰骋。在林茨郊外,一支小队发现了苏军的野战面包厂,他们用山炮摧毁了外围岗哨,迅速占领工厂,缴获的面粉与烘焙设备足够供应一个师一周的口粮,系统提示:【占领后勤设施,获得积分4000】 。

在蒂罗尔山区,另一支小队遭遇了一支试图渗透的德军残余部队。双方在山谷中展开激烈交火,德军机动小队利用摩托车的灵活性,绕到敌军后方发起突袭。战斗结束后,他们不仅消灭了敌军,还意外找到一份记录着阿尔卑斯山地下工事的图纸,系统奖励积分3500。

与此同时,无人机侦察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无人机传回的影像,德军提前发现了苏军在因斯布鲁克南部集结的装甲部队。汉斯立即调动两个步兵团与山地旅设伏,当苏军装甲车队进入山谷时,德军的反坦克炮与火箭筒齐射,击毁8辆T - 34坦克,系统提示:【成功伏击敌军装甲部队,获得积分7000】 。

当日24点,系统显示:【当前积分: 175.080521万 ,麾下兵力:55600人,控制区域:188平方公里】 。参谋部统计:自然增长8.64万积分 + 区域加成188积分,总消耗14.8万积分,净增9.8288万积分。此时的德军控制区,己形成以主要城市为核心,乡镇据点为节点的庞大网络,每一次扩张都让这张“战争之网”愈发牢固。

第西节 铁幕合围(4月14日 0:00 - 24:00)

4月14日,汉斯收到情报:苏军正在维也纳集结重兵,试图对德军发起反击。“参谋部,制定反制计划,我们要在敌军集结完成前,完成对维也纳的战略合围。”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个巨大的圆弧。

参谋长展示作战方案:“抽调4个步兵团、1个山地旅与装甲侦查营组成东线突击集群(消耗40万积分用于装备强化与补给),沿多瑙河河谷首逼维也纳;同时,让各路快速机动小队向东南方向推进,形成外围封锁线。预计占领维也纳后,控制区域可新增25平方公里,每日区域加成提升至213积分。”

东线突击集群在黎明时分出发,坦克与卡车的洪流沿着多瑙河畔的公路奔腾向前。当部队抵达圣帕尔滕时,遭遇了苏军的第一道防线。德军先用火炮进行覆盖轰击,随后装甲侦查营发起冲锋,二号坦克的机关炮将苏军的机枪阵地逐一摧毁。步兵们紧跟其后,经过两个小时激战,突破了防线。

在推进过程中,德军发现了苏军的地下通讯中心。一支由侦察兵与技术兵组成的特遣队,通过下水道潜入通讯中心。他们用定时炸弹摧毁了核心设备,缴获了苏军的加密通讯本,系统提示:【破坏敌军通讯中枢,获得积分6500】 。

外围的快速机动小队也在同步行动,他们占领了维也纳周边的多个小镇与桥梁,切断了苏军的增援路线。在一处铁路枢纽,小队用炸药炸毁了桥梁,成功阻止了一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