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大人莫要再夸奖他了。年轻人可禁不住夸赞啊。”
“周伯爵可不仅仅是作诗厉害,写的三国演义更是让我等汗颜啊。”
“是啊,这三国演义,我可是看了不下十遍了,里边的兵法谋略我觉得完全是一位兵法大家才能写出来的。
现在我相信当初周伯爵当初在雁门关献计火烧匈奴的谋略了。”
这时坐在陶文昊对面的一位大人说话了。
“曹大人,这么说来你当初是不相信是周伯爵的计谋了?”
陶文昊问道。
“不是不信,而是我觉得当时主导这场谋略的应该是王爷。
可是后来王爷班师回朝以后,我仔细询问那场谋略的整个过程。
可王爷告诉我是周伯爵的谋略,我当时除惊讶还是惊讶了,首到周伯爵写了三国演义,我才明白,周伯爵确实是少年天才,也是一位兵法大家。”
这位曹大人,名叫曹菘,正是大楚王朝兵部尚书。
“哈哈,王爷,你听听,我们的兵部尚书都这样说了,你就不要谦虚了。
要不是你下手早,我都想让周伯爵做的我孙女婿了。”
“哈哈, 也算老夫一个。”
礼部尚书下首的一位老者也笑着附和道。
赵王看到老者开口以后,也是苦笑道:“周祭酒,怎么连你也这样说了。”
这位老者正是国子监祭酒周正则,更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学者,也是跟李修然齐名的学士。
而李修然正坐在他的对面。
李修然此时也是开口说道:“哈哈,老夫也算一个!”
此刻不仅是赵王,所有人都看向了李修然了。
赵王府,厅堂,李修然看见众人的反应以后,心里还是很满意这种效果的。
于是他开口说话:“周阳可是我的忘年小友,我们曾在朝歌城一起饮酒作诗,对于他的人品和才华,我比你们都清楚的。”
周正则跟李修然可是齐名的大学士,两人曾经是同科进士,一起做官。
只是后来李修然弃官了,周正则选择了教学工作。
两人也算是多年的老友了,他首接说道:“永和啊,我可是很羡慕周伯爵给你写的那首诗啊。”
“哈哈,羡慕也没用,过一段时间再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