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刑档2000:我在旧案里缉凶 > 第287章 砖窑骸骨

第287章 砖窑骸骨

跑的底气都足了几分。

陈默将案卷交给张泽天:“泽天,这案子,情报中心先上。把你们能用的手段都用上,分析研判,看看能不能理出点方向。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学的东西,该派上用场了。”

压力瞬间传导过来。

张泽天将几名见习警留了下来,将无名尸骨案的信息录入到他们正在搭建的积案数据库模板中,同时也作为当前首要分析目标。

他们调阅了发现地周边近两年上报的失踪人口记录,但符合年龄段的寥寥无几,且都缺乏关键关联信息。

“30-35岁,女性,生育史,死亡时间1年半到2年…”陈默在情报中心办公室内,盯着白板上梳理出的关键点,“发现地点是废弃砖窑,位于城乡结合部,临近几个自然村。”

“凶手选择那里抛尸,要么是对当地环境非常熟悉,要么是图偏僻、人迹罕至。”

李梅翻看着地图:“陈队,砖窑周围三公里范围内,有西直村、柳树屯、小王庄三个自然村,再远点还有两个。这几个村子相对封闭,人员流动不大。”

“生育史…”周敏思索着,“在农村,这个年龄有孩子的妇女,突然失踪一年多,家里人不可能不找吧?就算报警,也可能只报失踪,不会联想到命案。或者…家里人知道内情?”

王斌补充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外地嫁过来的媳妇。如果娘家远,或者关系不好,失踪了可能娘家人不知道,婆家…如果婆家就是凶手,或者觉得‘媳妇跑了’丢人,可能也不会声张。农村这种情况…不是没有。”

张泽天的手指在地图上西直村、柳树屯、小王庄几个点上重重敲了敲。

“我们先将范围划在这几个村子试试,先看看近两年内是否有符合年龄段的女性失踪,尤其是外嫁媳妇。”

“其次,这些村里是否有家庭关系紧张、夫妻矛盾激烈的情况?是否有村民在案发时间段前后行为异常,或者突然离开又返回的。”

他看向陈默,“陈大,我建议,组织力量,对这几个村子进行重点摸排走访。以查找失踪人口的名义切入,暗中留意异常情况。”

这个建议意味着要投入大量警力,大海捞针,而且极易打草惊蛇。

陈默接手刑侦大队后第一次案情分析会在会议室内召开。

副大队长魏建国提出疑虑道:“范围还是太大。就凭法医那几点信息,几个村子符合条件的妇女可能不少,挨家挨户问,动静太大,万一凶手就在村里,警觉了怎么办?”

“而且,‘媳妇跑了’这种事,村民未必愿意跟警察说实情。”

陈默没有立刻表态。他仔细看着情报中心梳理出的地图和要点,又翻看了那份法医简报。

张泽天的分析逻辑是清晰的,方向也符合现场环境。情报中心能在现有条件下做到这一步,已经是能力的极限了。

“风险是有,但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动。”陈默下了决心,“摸排是基础工作,该做就得做。胡峰,你从你的中队抽调精干力量,联合辖区派出所,组成摸排组。”

“重点就是西直村、柳树屯、小王庄。名义就是查找无名尸源,排查失踪人口。注意方式方法,尽量低调,多观察,多听。情报中心继续跟进,汇总摸排上来的信息,随时分析。”

命令下达,大量的警力开始向市郊结合部的几个村庄渗透。民警们拿着打印出来的失踪女性特征描述,以派出所更新户籍信息或协助查找走失人员亲属的名义,走村入户。

在西直村,摸排工作按部就班。

村支书带着民警挨家挨户走。来到村民徐海力家时,村支书介绍:“海力,这是派出所的同志,来了解点情况。”徐海力四十上下,皮肤黝黑,手掌粗糙,蹲在门槛上,闷头抽烟,显得沉默甚至有些抵触。

民警询问:“家里几口人?都好吧?”

徐海力头也不抬:“就我一个。”

村支书插话:“他媳妇呢?前年...”

徐海力猛地打断,像是被激怒了似的,声音有点冲:“跑了!跟人跑了!”

民警追问:“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长什么样?大概什么时候走的?”

徐海力不耐烦说道:“叫王彩凤三十出头吧。长啥样?就那样!前年…快入冬那会儿没的,具体哪天记不清了!问这干啥?还能找回来不成?”

他眼神闪烁,始终没看民警,这一天,他其实在心里演练过无数次,但当这身警服真的出现在面前时,他内心却不由得有些慌乱和紧张,尽管他一直在用愤怒来掩饰这份紧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