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铁血商城:穿越1937 > 第三十七章 雾都囚笼

第三十七章 雾都囚笼

第三十七章 雾都囚笼

1938年7月18日正午12时05分,重庆的暑气如同沸腾的熔浆,裹挟着嘉陵江潮湿的水汽扑面而来,空气仿佛都被烤得扭曲变形。,w,z,s^k′b*o.o!k..¨c′o¨m/杜承渊乘坐的军用吉普碾过青石板路,车轮每一次颠簸都像是命运的重锤,敲击着他紧绷的神经。车窗外,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在氤氲的雾霭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被战火熏染的水墨画。突然,手腕内侧的系统植入点泛起一阵灼烧般的刺痛——这是自运河防线战役以来,他最熟悉也最警惕的危险预警。

"检测到半径五公里内存在七组高频电磁干扰源,干扰强度达98%,建议立即启动......"系统提示音戛然而止,车载电台瞬间爆发出刺耳的啸叫,仪表盘上的指针疯狂摆动,如同一只垂死挣扎的蝴蝶。杜承渊瞳孔骤缩,透过沾满灰尘的车窗,余光瞥见山道旁的灌木丛中闪过卡其色衣角。还未等他发出任何指令,十余辆美式道奇军用卡车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从岔路轰鸣着冲出,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产生的焦糊味混着呛人的尾气,瞬间弥漫了整个空间。

"杜司令一路辛苦了!"戴着白手套的宪兵队长皮笑肉不笑地拉开吉普车门,黑洞洞的中正式步枪枪口几乎抵住杜承渊的太阳穴。此人肩章上的两颗金星在阳光下闪烁,话语中却透着刺骨的寒意,"委员长体恤您舟车劳顿,特命我等护送您至黄山官邸下榻。"话音未落,护卫班的战士们刚要伸手去摸腰间改造过的快慢机手枪,二十余名宪兵便如饿狼般扑上来,枪托狠狠砸在他们的后颈和膝盖。~s′l-x`s~w/.!c-o.m+班长老王被粗暴地按在滚烫的柏油路上,额角的鲜血混着灰尘,在地面拖出长长的痕迹,他挣扎着抬起头,怒目圆睁,嘴里还喊着:"司令!小心......"却又被无情地压制下去,嘴角溢出的鲜血染红了路面。

杜承渊被两名宪兵架着,双脚几乎离地,朝着青砖小楼走去。他试图调动系统查看情况,视网膜上却只闪过一片刺目的红光:"检测到军用级电磁屏蔽装置,通讯功能永久关闭!""启动应急补偿机制,将按照宿迁战役最高作战收益标准,持续发放基础资金!"14时23分,当铁门在身后重重闭合的刹那,杜承渊踉跄着扶住冰冷的墙壁,看着窗外荷枪实弹的卫兵来回踱步。腕表秒针每跳动一次,系统账户便增加3.8银元——这是他在运河防线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时,战况最胶着时刻的最高收益标准。如今在这狭小逼仄、仅有一扇小窗的囚室里,这冰冷的数字跳动声,成了他唯一能感知外界的方式,也是他与命运抗争的无声证明。

接下来的七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被拉长的噩梦,缓慢而又煎熬。清晨6时整,戴着白口罩、面无表情的勤务兵会准时送来早餐。精致的瓷盘里,煎蛋还在滋滋冒油,烤得金黄的面包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搭配着新鲜的牛奶和果酱,看似丰盛,却掩盖不住食物里淡淡的苦味,那是权力斗争的苦涩滋味。杜承渊曾试图用银元贿赂对方传递消息,换来的只是一句冷冰冰的"长官自重",随后便是铁门重重关闭的声响,震得他耳膜生疼,也震碎了他一丝渺茫的希望。.求¨书^帮\ \庚*歆.最,筷^

正午12时,阳光艰难地透过生锈的铁窗,在地面投下一道窄窄的光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带缓慢移动,杜承渊便数着光带的移动计算时间。每过一秒,系统账户上的数字就精确地增加3.8银元。他在心中默默计算着,这些不断累积的数字不仅是金钱,更是他为抗日事业付出的心血,是无数牺牲的兄弟用生命换来的成果。他想起小耗子,那个总说打完仗要回家娶秀兰的十七岁少年,在敌人的炮火下,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挡住子弹;想起李铁蛋,用河南腔讲笑话鼓舞士气的三营营长,在冲锋时高喊着口号,带领士兵们勇往首前;想起那些在战壕里与他并肩作战的8000多名本土士兵,他们来自五湖西海,却为了同一个目标,将生死置之度外。而如今,他却被困在这方寸之间,无能为力,无法再带领他们保卫家园。

到了深夜,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他沉重的呼吸声和系统资金到账的提示音在寂静中回荡。杜承渊躺在坚硬硌人的木板床上,听着秒针滴答作响,思绪却不受控制地飘回了宿迁战场。那时,部队经过惨烈的运河防线战役后,虽伤亡6000多人,但又通过在周边村镇积极宣传,吸引了许多热血青年踊跃参军,还收编了溃散的友军部队和地方抗日武装,使得总兵力回升并稳定在9123人。他们一起加固防线,训练新兵,修复武器,为随时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