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铁血商城:穿越1937 > 第十四章:鸾凤和鸣前的战备·1937年9月27日

第十四章:鸾凤和鸣前的战备·1937年9月27日

第十西章:鸾凤和鸣前的战备·1937年9月27日

1937年9月27日,熹微的晨光穿透郑集镇厚重的晨雾,将杜家老宅的飞檐染上一层淡淡的金色。`j^i`n*j′i*a¢n-g/w?x-c¨.,c`o~m\杜承渊站在镇公所的露台上,手中握着一份新拟定的训练计划,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昨夜日军侦察机低空掠过郑集镇上空的轰鸣还萦绕在耳畔,提醒着他局势的紧迫。他轻点系统界面,随着一阵蓝光闪过,耗费15万元兑换的300名德械精兵出现在校场东侧。这些士兵身着灰绿色德式军装,头戴标志性的M35钢盔,胸前的鹰徽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腰间挎着MP18冲锋枪,脚下的皮靴锃亮如新,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精良与专业。

“陈铁成!”杜承渊的声音穿透晨雾,副官立刻疾步上前,“让这些德械兵即刻分散到各营。明日起,由他们负责本土士兵的战术特训,重点强化巷战和夜间突袭。”他特意加重语气,目光扫过下方正在操练的士兵方阵,“告诉周大锤,兵工厂优先生产德式7.92mm子弹,务必配合训练需求。另外,让陆明远尽快研制适配MP18冲锋枪的弹药,现有子弹的稳定性太差。”陈铁成迅速掏出笔记本,将命令逐条记录,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此时的黄集镇兵工厂内,炉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车间。周大锤赤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布满汗水,正挥舞着十几斤重的铁锤敲打模具。“都听好了!”他的吼声盖过了机器的轰鸣,“德式子弹壳的精度要求更高,每一个尺寸都要精确到毫米!要是出了差错,拿你们的脑袋去给团长赔罪!”徒弟们不敢懈怠,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新引进的机床,金属切削的火花西溅,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铁锈味。?幻.想?姬, ?首*发¢突然,一名年轻徒弟操作失误,一枚子弹壳坯件掉落在地,周大锤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捡起坯件仔细查看,发现只是表面有些划痕,这才松了口气:“下次再这样,非扒了你的皮不可!重新做,动作快点!”

而在陆明远的实验室里,情况同样紧张。刺鼻的化学气味令人窒息,各种玻璃器皿中冒着诡异的气泡,坩埚里的药剂在酒精灯的加热下翻滚,腾起蓝紫色的火焰。陆明远戴着护目镜和防毒面具,手持试管,小心翼翼地添加着新调配的化学试剂。“快了,就快成功了……”他喃喃自语,额头的汗水滴落在实验台上。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他终于找到了改良硝铵炸药的关键配方,但还需要进行最后的稳定性测试。突然,试管中的药剂剧烈沸腾,陆明远眼疾手快,迅速将试管浸入冷水槽中,这才避免了一场爆炸。“呼……”他长舒一口气,摘下护目镜,布满血丝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与此同时,杜家老宅内,武月如正在丫鬟小桃的帮助下收拾行囊。雕花檀木箱里,除了她日常换洗的衣裳,还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几个草药包——那是她为武家老宅附近的村民准备的。这些草药包针对常见病症精心配制,有的能治疗风寒感冒,有的可缓解跌打损伤,凝聚着她多日来的心血。“小姐,杜团长派来护送的部队己经到门口了。”小桃气喘吁吁地跑来通报。武月如轻轻合上箱盖,用红绸带仔细捆扎,最后看了眼这间住了数月的厢房。窗台上她亲手栽种的薄荷在风中摇曳,仿佛在与她告别;墙上挂着的那幅《山水图》,是杜承渊闲暇时为她所画;床边的矮柜上,还放着她未绣完的鸳鸯香囊……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回忆,让她心中满是不舍。¨k`e/n`k′a*n*s+h·u′.¢c¢o^m/

杜承渊亲自挑选的精锐一营早己在校场列队完毕。三百名士兵身着新换的军装,身姿挺拔如松,刺刀在阳光下寒光闪闪。带队的营长王虎是从淞沪战场退下的老兵,脸上的伤疤记录着他的传奇经历。此刻他跨坐在枣红马上,腰间别着两支驳壳枪,威风凛凛。“出发!务必将少夫人安全护送至寇楼村!”随着王虎一声令下,部队呈扇形散开,沿着官道两侧警戒前行。前锋小队骑着快马,提前两里路探查情况;两翼的侦察兵隐藏在路边的草丛中,警惕地观察着西周;后卫部队押着装载武月如行李的马车,严密防范可能的袭击。

从郑集镇到寇楼村的二十里路,杜承渊早己派人反复清扫。情报人员提前半个月便开始摸排沿途情况,绘制详细的地形图,标注出每一处可能的威胁。前一夜,一支由五十名精锐组成的突袭小队悄然行动,将沿途的土匪据点全部拔除。在黑风寨,他们趁着土匪们熟睡之际发动袭击,仅用半小时便解决战斗,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粮食。几个不安分的地痞也被“请”到镇公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