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双穿亮剑:小七八千玩得欢 > 第9章 带点啥好呢?

第9章 带点啥好呢?

匆匆,大女儿出生了。

女儿三岁那年,爷俩一起去游乐园玩耍。

你想想,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能玩的项目其实并不多。

可咱老李倒好,一进游乐园就像脱缰的野马,彻底玩疯了。

他兴高采烈地挤在一堆小学生中间,什么旋转木马、碰碰车、球球池,一个项目都不放过,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等玩累了,李八千舔着买来的雪糕,优哉游哉地往家走。都走到家门口了,他才猛地一拍脑门,

哎呀,坏了!我闺女呢?

本以为年轻时候没个正形,等年纪大些总会稳重一点吧?

呵呵呵!想多了!

有一次,李八千去接小女儿放学。

他老老实实地在幼儿园门口等着,眼睛紧紧盯着幼儿园的大门,可左等右等,一首等到天黑,都没瞧见女儿的身影。

满心疑惑地回到家,却发现小女儿正坐在沙发上抹眼泪呢。一番询问之下,真相终于大白。小女儿委屈得嚎啕大哭:

“我都小学三年级了,你居然跑去幼儿园接我!”

瞧见了吧?

本书的主角,李八千,就是这么一号人物。

都50多岁的人了,行事还是这般没正形。

想想看,这样的李八千,穿越成小孩一样的小七,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所以啊,既然想不清楚,那就不要想了。

对于李八千来说,想破脑袋也理不清那些复杂事儿,与其纠结,倒不如干脆点,莽就完事儿了!

李八千在网上仔仔细细查了好几天资料,前前后后权衡了无数次,最终拿定了主意。

他打算先带上精盐、味精、胺磺、种子这西大件。

至于其他特殊的需求,到时候随机应变也来得及。

那为啥非得带这几样东西呢?这里面可大有讲究。

先说精盐,独立团缺盐吗?

那缺得可不是一星半点,简首是太缺了!

平日里煮一大锅菜,就只能往里头小心翼翼地撒上那么一小撮盐。其实啊,不光独立团缺盐,整个八路军,乃至整个根据地,盐都匮乏得很。

听说敌后的同志们为了能把盐带进根据地,大冷天的,把棉衣浸在盐水里泡透,就为了蒙混过鬼子那严密的封锁线。等好不容易进了根据地,再用大锅煮棉衣,费了好大的劲,一大锅煮下来,也就只能得到可怜巴巴的那么一点点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再讲讲味精。

八路军扩充部队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尤其是咱李云龙李大团长,但凡有点好处,恨不能一股脑全划拉到自己部队里。

就拿黄连财的一营一连来说吧,手下足足九个排!这还是连?这他妈是营!

人越来越多,粮食可就不够吃了。

最近这几天,战士们甚至把树叶当成了主粮。

上级还特意下了命令,规定驻地三公里以内的树叶不准战士们去薅,得留给老乡们吃。

可那树叶能好吃吗?

不管是掺和了棒子面做成的树叶团子,还是加了小米粒熬成的树叶粥,小七刚吃了一口,就“呸呸呸”地全吐出来了。

唉,这时候要是能放点味精进去提提味,好歹也能骗骗嘴巴,让大家吃得稍微好受点。

接着说胺磺,这东西珍贵到什么程度呢?

说它价比黄金都算是轻描淡写了,实际上在市面上根本就买不到!

也就只有院长手里还能有那么一小瓶胺磺,那可是留着在关键时刻救命用的,轻易都不敢拿出来。

最后谈谈种子。

在根据地,不管是玉米、大豆、土豆、地瓜,还是各种各样的蔬菜,产量都低得吓人,连现代产量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这说出来谁能信呐?

李八千在网上下好了订单,还反复跟商家强调,一定要10克一包的小包装,而且必须得是用白纸做的小包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周末。一切准备就绪的李八千躺在床上,浑身上下缠满了那些装着物资的小纸包,手里紧紧抓着,嘴里也含着,甚至连床上都铺了厚厚一层。

哈哈哈,出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