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q\i!u*s-h¢u?b·a′n¢g,.¢c_o¨m`
祝宁做完了一套训练,洗过澡后,又去看了一眼竹筒里的肥皂,这才安心睡下。
明日脱模切成块,然后再放上两个月也就能用了。
不过,在那之前,只能先用土办法。
第二日,祝宁就去拜访了主簿梁栋。
梁栋也是个中年人,四十三,有点白,有点胖,留了胡须,虽然没几根,但明显他自己很爱惜,还专门有一把小象牙梳子,专门用来梳自己的胡须。
他看上去和蔼又可亲。
对着祝宁的时候,也的确是和蔼又可亲:“昨日贾县令与我说过这个事了,没想到夫人这样看好我们县。”
县官三年一换任。
最多也就连任三次,也就是九年。
但很少有人连任。
所以,梁栋才觉得,贾彦青这样有才能的,肯定不会连任,这个时候祝宁买铺子,总不能是为了在这边扎下根基,还是主要看好灵岩县。
祝宁也顺着他的话往下说:“是,我觉得灵岩县极有发展前途。”
事实上,这样一个地方,稍微发展一下,的确差不了。
梁栋十分高兴,但也没忘了正事儿,他摸出一个本子来给祝宁看:“这几处铺子都是想要卖的,昨日有牙婆来办文契,我问的。?晓*税~C·M,S_ ·追^嶵·歆/漳′节~”
他指了指其中一个地方:“这个铺子我觉得不错。地方大,又挨着路口,进出也方便。”
祝宁也仔细看了看,也觉得那铺子最好,便问了一嘴价钱。
钱……还真不少要。
祝宁有点尴尬,因为她的钱还差点。
梁栋看祝宁盯着图纸沉默不言,便笑着道:“不过这个价格,也不是不能商量。我们出面,总是要便宜些的。”
祝宁想了想,道:“您看能不能这样,价格不必少。但我先付一半,剩下的,三个月之后付。我先写个欠条。”
用贾彦青的名头去讲价,虽然效果好,但这么做有点儿欺压百姓了。
还是分期付款好。
梁栋愣了一下:“我看欠条也不必了——”
“必须的。”祝宁坚持,然后拜托梁栋:“您帮我问问,不成我再看看别的。”
梁栋应了。
祝宁将一包散钱放在桌上,推到梁栋跟前:“您跟他们喝茶的钱,算我的。”
说完也不等梁栋推辞,就起身走了。
梁栋也不好和祝宁拉扯,这种事更没有喊出来的道理,因此看着那包钱,倒有点儿意外。·s·a_n,y?e?w~u/.+n¨e~t′
意外祝宁年纪轻轻,却这么懂人情世故。
说实话,祝宁不给也没什么。
毕竟身份在那儿摆着。
不过,这钱梁栋也没私留,想了想,去寻了贾彦青,将方才事情一说,又为难把那包钱放在桌上:“夫人太见外了些。替您办事,哪能要钱。”
贾彦青看了一眼那包钱,随后道:“既给你,就收着吧。”
梁栋这才收了。又问贾彦青,那价格的事情怎么办。
贾彦青道:“跟范九拿钱补足了,一并给卖家。那欠条,回头拿给我。若三个月后,夫人拿钱来赎回欠条,你就悄悄来找我拿回欠条。”
梁栋应下,心头却糊涂:夫妻两人,有必要这样吗?这算是恩爱,还是不恩爱……
但心头嘀咕归嘀咕,事情梁栋还是办得又快又好。
欠条上祝宁按了手印后,当天下午过户文契都办好了。
送走梁栋,月儿看着桌上的房契,眼睛都瞪大了:“这就买下来了?您还没去看呢——”
“走,咱们现在就去看。”祝宁心情极好,收好房契,带着月儿就出门了。也顺口解释一句:“不用看,必定是最好的。”
就县令夫人这个身份摆在这里,就谁也不敢坑她。必定是给她最好最合适的。
这就叫,背靠大树好乘凉。
欺压人的事儿祝宁不干,但借一借势,图点便利的事情,还是可以的。
结果刚走到县衙门口,一匹快马裹挟着尘土就冲到了门口,马上的人跳下来,不顾尘土飞扬,举着手里的信就往里冲:“府城快令!”
这样着急……怕不是什么大事。
祝宁略站了一站。
月儿也好奇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