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从俘虏到将军从长征到抗美援朝 > 第489章 我等的人来了

第489章 我等的人来了

李奇微的任命是杜鲁门钦点的,而且才刚刚履新,所以无论于公于私,杜鲁门都必须保下这位联合国军的实际最高指挥官。·零′点,看*书¢ _勉_沸`粤^独~

于是乎,得到了白宫支持的李奇微再次率部回师汉城,继续耐心地等待着对岸的鱼儿来咬钩。

……

陈奇涵笑盈盈地跟赵骥说道:“前线报告,李奇微带着美军又回汉城去了”。

“这是还想着钓我嘞”,赵骥也微微一笑,好事,看来历史的惯性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果然在相似的大背景下,同一个人在历史上做出的决定是不会随意发生变化的,“别管他,就让他在汉城干等着,时不时打两炮保持交火状态就行了,等傅政委回来了再说下一步的事”。

想钓我?巧了,我也是一样的想法,不过我是在等傅秋涛从国内带来援兵,李奇微,你又在等什么呢?

不知道是不是心意相通感受到了赵骥的等待,傅秋涛当晚终于风尘仆仆地返回了志司。

顾不上休息,他就难捺兴奋地找到赵骥:“司令员,好消息,全是好消息!”

赵骥赶紧递上去一杯热水:“别急,喝口水慢慢说”。*卡,卡-暁!税,徃_ ,唔/错?内¢容`

傅秋涛“咕咚咕咚”灌了一肚子水,把喉咙的干渴压了下去,然后略带激动地说:“苏联同意出动空军了!”

“当真?!”旁边的郭勋祺、陈光、陈奇涵、陈明仁一齐霍的站了起来,只有早猜到了这个结果的赵骥稳坐着一动不动,因为在原时空轨迹中,苏联人就是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出动空军越境参战的。

战争爆发后,苏联其实第一时间就派出了空军第151师进入东北的丹东机场,不过当时他们只愿意为我国本土提供防空防御,坚决不答应进入朝鲜空域作战。

斯大林那时候认为我军没有丝毫可能战胜美军,逻辑很简单,美军战斗力大于倭军,而倭军大于中国军队,对苏联来说,重要的是把手抓紧伸进东北去,而不是为了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投入资源。

不过,我军在前两次战役中取得的大胜改变了全世界对中国军队的传统认知,斯大林立即敏感地意识到机会来了!

如果仅仅出动空军就能逼迫美国把大量军力牵制在朝鲜半岛不能动弹的话,那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呀。¨s′o,u·s+o-u`2\0-2`5+.?c¨o*m?

随着斯大林开始往牌桌上加注,西个空军师立即转场进入丹东机场、沈阳机场、鞍山机场和集安机场,作战区域也扩大了三十九度线以北的鸭绿江至清川江广袤空域。

有了苏联空军的参战,我军的后方铁路运输线得到了极大的安全保障,志愿军航纵只用操心前线防空就可以啦,压力立马大大减轻。

傅秋涛带回的第二个好消息则是,红旗1型防空导弹也赶来参战了。

首批参战的一共有十六个防空营,每个营装备“白马尖”雷达一部,西联装导弹发射车六辆以及相应的通讯、保障设备。

“通知各防空营加强伪装,雷达一律不许开机,导弹一律不许发射,等志司下达战斗命令后才准投入战斗”,红旗1型防空导弹是赵骥手中的大杀器,这样的秘密武器应该在最关键的时候才亮出来,让美国人好好看看最新的防空战法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还是老套路,新式武器在首次出现在战场上时,才是它最容易造成敌人惊恐的时候。

傅秋涛带回的最后一个好消息是补充兵员到位了,而且不是刚招募的新兵,全是从其他各大野战军抽调来的百战老兵,只需要编入现有建制内稍加熟悉就能保持部队战斗力不出现一丁点儿滑坡。

“太好了!老傅,你真不愧是我们中野的大管家”,赵骥高兴地扶着傅秋涛的肩膀,“得亏你这一趟,第三次战役我们的胜算又能添上三分!”

“司令员,回国这段时间以来,其实我一首在思考后勤补给的事情,有了些心得,你听听看行不行?”作为开国上将里的后勤将领代表,傅秋涛具备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即是“治戎为长”的那类军事将军。

傅秋涛拿出自己这些日子记录的心得交给赵骥,按照他的建议,志愿军应该组建成立一个专门的后勤司令部,统一负责整场战事的后勤运输补给。

在具体实施上,傅秋涛提出了“统一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所谓统一是指要把各军、师的后方兵站、仓库全部集中交由后勤司令部来管理,所有人员、物资由后司统一负责送到距离前线八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前线战斗部队不需要再为此分兵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