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昨晚潘东被吓得乱跑,口中还大喊着“有鬼”,可是被不少人他听见了。
哪怕街上人声嘈杂,但一个秀才惊慌失措地乱跑,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读书人的八卦,大家都喜欢听。
这不一大早就有人聚在一起聊起来。
“哎,你们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昨晚上潘秀才遇见鬼了!”
“潘秀才?”
“就是那个不管刮风一下雨,都要摇着扇子的潘秀才!”
“哦,你这么说我就知道了。”天天摇着一把扇子装风流倜傥的秀才,也就这么一个,着实令人印象深刻。“怎么?他撞鬼了?”
“可不是嘛,昨晚上我正在买花灯,和几位秀才老爷在一个摊位前,正要走时,看见潘秀才大喊着跑过来,说是有鬼。”
“你也知道,大部分的读书人是不信这个的,几位秀才老爷当然也不信,况且潘秀才居然指着一个貌美的姑娘说她是鬼,这谁能相信?”
“我本也以为潘秀才只是恶作剧罢了,但我和他住在一间客栈里,今早听小二说潘秀才发了热,烧得脑子都不清醒在说胡话,请来大夫一看,原来是受惊过度。”
“我突然想起他昨晚说的话,不论那个姑娘是不是鬼,潘秀才是真的吓得不轻,也许的确遇见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说话的是个小商人,没读过什么书,为了沾一点儿文曲星的文气,这才和来京华城参加岁考的秀才们住在了一家客栈。
对於读书人,他是从心里感到敬重可羡慕,没想到居然发现了他们怕鬼的一面,这让他心情有些微妙,忍不住拿出来当做谈资。
说起这个话题,店里的小二也参与了进来。
“我三姑婆表舅的孙子在贺家做工,他说他们家公子前些日子去过后山,就是遇见了鬼,据说下山时浑身青肿受了不轻的伤,现在屋子里还贴满了驱鬼的符。”
“今早他还看见公子带着自己的同窗,说要去找道长,再求几张符,好像就是昨晚在街上冲撞了什么。”
“嘶——”
一个人说遇见了鬼还没什么,偏偏两个三个都说在昨晚遇见了鬼,而且还是向来不信鬼神的读书人,这不由得不让他们多想,昨晚的金华城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东西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出现过。
或者,这个东西他们都曾碰见过,只是擦肩而过并不知道对方真正的身份。
想一想也是有可能的,中秋灯会这么热闹,几乎是人挨着人,若是那东西幻化成普通人,从他们身边走过,谁也没办法发现不是?
顿时所有昨晚去过灯会的人都觉得浑身发冷。
他们突然也想去找道长,求一张符了。
“贺公子去找了哪个道长?”
“我们也去求见一下吧。”
“不至於吧,也许是我们猜错了。”
“这种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咱们常年在外面跑,万一出了意外让家人中妻儿如何过活。管他是真是假都得买一张符带着,求个心安罢了。”
只是自称有亲戚在贺家做事的人,也不知道贺子言到底去找了哪个道士,想要求一张符都没得去处。
於是一些人开始或隐晦或明显的询问,金华城哪一座道观的符比较灵?
被问话的人都有些懵
以前没听说哪家道观的符灵啊,怎么突然有这么多人想要求符了呢?
有人不懂就问,没想到却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
什么,金华城闹鬼?
这可是个大时间。
有人把几个商人刚才的推测这么一说,再把潘东和贺子言的经历讲一遍,剩下的部分光是靠人们自己脑补就能吓得不轻。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传话的过程中还有艺术加工一番。
“听说金华城早晚闹鬼!”
“听说京华城的后山上有鬼!”
“听说后山上的鬼昨晚下山了,就藏在人们中间!”
“听说后山上的鬼经常下山!”
“昨晚上一群秀才遇见了鬼。”
“什么,听说鬼只抓读书人?”
“听说鬼是山上一座破寺里面的,还有一个统领她们的槐树精。”
“原来这些鬼下山抓读书人,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被槐树精指使的!”
“天哪,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