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畈乡中,一身青色单衣的陈桑树,不管是身高、模样还是气质,都很吸引人眼球。
而且他大小也是三家畈乡的名人。 乡里面但凡去过丹霞宫进香的人,没人会不认识陈老道唯一的弟子陈桑树。 “桑树子,下山捉妖啊。”街上认识的人,笑着调侃。 陈桑树道一声“慈悲”,回应道:“眼下我还需在山中苦修,另外,我已经改名陈桑树。” 道旁拄着拐杖的老人,随口说道:“好好努力修炼,你师父给你起名桑树子,就是希望有一天,你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传戒授箓,成为真正的神仙。” “我会努力的。”陈桑树温和回应。 未来有一天能传戒授箓,他还会将桑树子这个名字,以道号的形式重现。 一路上就这样招呼不断,来到了一家服装店,女老板也是一位去过丹霞宫进香的善信。 笑着说道:“小道长,买布吗?你看看你身上的单衣,都好几处补丁了。我这刚从县里面拿了一匹藏青色的好布,你要不要试试,我给你成本价。” “老板,普通的青色、玄色麻布,可以给我扯几米。”财不露白,陈桑树现在虽然有钱,但不能乱花。 毕竟他只是个需要化缘的小道士。 “哎哟,小道长真是节俭。”女老板看着陈桑树脸上温和的笑容,不由得心生怜爱,“算我捐给三清的好了,这匹好布我给你扯五米,够你做好几身单衣。” “不用了,老板,我就扯普通的麻布,麻布耐穿。” “行吧。” 女老板虽然心疼陈桑树,但也心疼自己的钱,便扯了几米普通麻布,成本价卖给陈桑树。 陈桑树又去了另一家儿童服装店,挑选了几套小孩衣服。 老板很好奇:“小道长,你怎么买起小孩衣服,不会是外面有人了吧?” “度人无量天尊。”陈桑树摇摇头,“外面有户人家孩子多了养不起,送来个小孩想跟我修道,我留他住一段时间,看与道祖有没有缘分。” 这是借口。 大娃陈勆不可能一直养在葫芦洞天,总得见见世面,所以一边要为他办理户口,一边还得想好来历。 老板对这套说辞,并无任何疑惑,只是提醒道:“小道长,一看就知道你跟老道长一样心善……这年头吃不上饭的人家越来越多,小道长你养活这个孩子,道祖都看在眼里。” 等陈桑树结完账离开。 老板还在跟自己的老婆感慨:“唉,老道长走得太仓促,留下桑树子一个人。说起来,桑树子自己还只是半大的孩子,不知道能不能照顾好小孩子。” “多个小孩多个伴,桑树子一个人住山上,怪冷清的。”老婆点头道。 “改天我去丹霞宫上柱香,要不,顺便带点米面过去?” “不是才化缘过,咱家还支持了三毛钱呢。”老婆一听还要送东西,顿时不愿意了,呵斥道,“桑树子买衣服,给他成本价就够可以了,哪那么多钱送给三清!” 老板脸上讪讪的,不敢再多提。 这边陈桑树拎着衣服袋子,又来到了镇上的漆匠家里,漆匠不在家,漆匠的老婆接待了他。 “老五去隔壁镇上做活去了,小道长你放心,答应的事肯定会给你办好。” “那你跟老五叔说清楚,天晴之后就请他带人来看看,木料该换新的换新,神像该刷漆的刷漆。”陈桑树说道,他是来找漆匠给三清神像刷漆的。 化缘的借口就是修缮丹霞宫,所以总要有个行动。 “放心,放心。”老五的老婆满口答应。 陈桑树又想起什么,说道:“跟老五叔说好,不要单独一个人上山,多找些人结伴。” “为啥?”老五老婆不理解,“大马猴不是给小道长你降服了吗。” “大马猴是被我降服了,但最近山上又来了一只鬼祟之物。”陈桑树实话实说,“我开坛做法伤了它,将它惊走,却不知道躲在哪里养伤。” “啊,还有妖怪啊!”老五老婆顿时脸色一变,“四顶山上也有妖怪了?” “师父这一走,有些邪祟胆子就大了,不过你放心,老五叔多找几个人一起上山,没事的。”陈桑树安抚道,“而且我这段时间,修行有所进益,有机会我会出手,将这只鬼祟之物除掉。” 老五老婆忙说:“小道长你可别逞强啊,老道长才走不久。” 复又跺脚感叹:“真真是作孽啊,县里面闹曲蟮精,怎么四顶山又来一只妖怪!” “对了,五婶,县里的曲蟮精,有没有结果了?” “说是庐城道的明教院,已经派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