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
做法事,在道门中就叫斋醮科仪。 今日白天并未下雨,但天上云层厚实,难见一丝阳光。陈桑树带着大马猴,从神殿的偏殿之中,搬出了一张用了不知道多少年头的黄梨木桌。 摆在大门口前的水泥平台上。 本来摆在玉米田中效果最好,但地面太过于泥泞,不适合踏罡步斗。所以干脆摆在道观门前,背靠三清神像,对妖魔鬼怪的震慑力说不定更强。 桌子放好,铺上坛布。 再摆上香炉、灯盏、纸花、幢幡、符简、章表,一碗水(法水)、一碗米(法米)。 正所谓醮坛八大件。 此外若是有条件,醮坛执法的道士,还得斋戒沐浴,换上华丽的法衣仙袍,如此才显得更加正规。 奈何丹霞宫几代弟子,没有一个能传戒授箓名登天曹。连道门正式工都算不上,只属于道门的临时工。自然也不会有法衣这样的正规装备。 所以。 依然穿着青色单衣的陈桑树,只是让大马猴端来一盆水,自己净了净手。 算是过了斋戒沐浴和法衣的流程。 接下来便是请出做法六件套了,陈桑树依次在醮坛上亲手拜访了桃木剑、旗箭牌、天蓬尺、镇坛木、三清铃和一叠黄符纸,六件套一件不缺。 点亮灯盏,点上一炷香,插在香炉里。 陈桑树对着身后大门里的三清神像拜了拜,便开始了生平第一次斋醮科仪。 以往在陈老道的教授下,学过流程,虽然不熟练但大致流程都能记住。只不过实力低微,还属于打基础的年纪,陈老道没让他在斋醮科仪上下功夫。 如今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亲自操持一遭。 深呼吸一口气。 陈桑树平复一下紧张的情绪,按下了内心的羞耻感,缓缓抓起醮坛上的桃木剑。 以《天师剑》的招式起手,开始走流程。 一边舞剑,一边念经:“律曰:天地初生,元气施行,万神布气,无有丑逆祆邪不正之鬼……男孝女贞,君礼臣忠,六合如一,元有患害。” 伴随着他的念念有词。 原本这场寒酸可笑的法事,竟渐渐有了一丝庄严凝重氛围。 坐在门槛上的大马猴,原先还有些漫不经心,此时也似乎被法事所吸引。 坐姿都端正了些。 “奉行如律,不得妄传非其人,传非其人,灾流七世,勿怨道咎。”陈桑树整个人已经进入状态,紧张的情绪抛诸脑后,专注于法事之中。 说起来斋醮科仪流程繁杂,但事实上很多流程都可以简化,只要在重点流程加以把握即可。 重点流程谓之四宝。 一宝曰礼拜,即诵经拜忏,这是与天上神灵沟通,表示我今日要替天行道。 二宝曰禹步,即踏罡步斗,脚踩天上的罡星斗宿,寓意着群星为我护持。 三宝曰咒诀,即掐诀念咒,用祖师爷流传下来的咒语、法诀除魔卫道,请祖师爷护佑。 四宝曰炼度,即符箓雷法,借助符箓雷法的煌煌天威,超度了妖魔鬼怪。 总而言之就是叠buff,从神仙群星祖师爷那里借取法力,然后炼化了眼前的魑魅魍魉。 “律曰:北斗主煞,南斗注生,煞是天纲,生是三台,自如人身,上应天地,法之日月,道在不远,三五来返,超然其可贵也。”陈桑树念完经典,拿起镇坛木。 在醮坛中重重一拍。 刹那间,仿佛天上惊雷乍起。 吓得大马猴浑身抖了一个激灵,但陈桑树却浑然不觉,此刻他精神抖擞,举手投足之间如有神助。 进入了玄之又玄的状态。 物我两忘。 大马猴胡希夷端坐在门槛上,望着手舞足蹈的陈桑树,初时还不觉得有什么,它对道士的法事一无所知。只是觉得有些有趣,甚至有些滑稽。 然而越看越觉得胆颤心惊,尤其是镇坛木拍响之后,简陋粗糙的醮坛,竟然感觉金碧辉煌起来。 而陈桑树的背影,也不觉间变得如此高大。 它看到陈桑树摇动了三清铃,叮铃的铃声仿佛能将它的魂魄引出去;又看到陈桑树掷出令牌、令旗、令箭,冥冥中似乎有千军万马从醮坛走出。 天蓬尺量天量地,桃木剑兵峰所指。 一场看不见,却深刻感受到的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就在这个时候,陈桑树将桃木剑往前一刺,挑起一张黄符纸,就着灯盏中的焰火点燃。 轰! 黄符纸燃烧并不快,但大马猴却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