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赢家 > 第747章 新小组

第747章 新小组

李缘想了想,率先开口。?s-o·s^o¢x!s!w*.*c·o+m+

“我支持以情感为主题和主打的月刊。这类型的期刊在国内目前仍是空白状态。”

“对,没听说过。”

“压根没有。”

赖心善举起筷子,道:“情感向的,应该更受欢迎。我看过读者的一些来信,基本都是讨论情感或家庭的小说。至于那些悬疑类,科幻类的,反而比较少见。”

“我支持!”李琳举起手,“不管是爱情小说单本,还是家庭或爱情为主的月刊,我都觉得能赚大钱。大家没去过港市那边吧?我去过,也去过那边的杂志社和报社。那边的连载小说,不管是武侠还是爱情,都非常受欢迎。很多读者都抢着买报纸,就是为了看连载小说。”

“国内应该也喜欢。”林新月附和:“小婉的武侠连载也是火热得不得了。”

黄河水忍不住问:“这样的话,咱们可能得增加三五个人手吧?”

“要。”江婉道:“可以招聘。在招到合适人手前,大家要辛苦一些,该顶上的时候就顶上。”

“这个没问题!”

“反正下班也没事干,留下加班还有加班费可以领。”

“我无所谓,只要能包吃包住就行。”

“哈哈!”

江婉再次扬了扬手,众人再次安静下来,等待她的继续。

“咱们出版社刚刚起步,不能跨太大步伐,得一步一步来。!l^a/o′k.a.n·s/h*u+.`c+o!m_我的意思是先多一个小组,再看情况逐步增加。所以,这两个小组只能二选一,暂时没法太贪心。”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率先开口。

江婉催促:“如果你是读者,你是要单买一本小说,还是固定买期刊?”

“我来吧。”王伟达举手:“我……我更喜欢单本小说。拿到手以后,一下子就能看完,顺利读完一个故事,仿佛跟着主角活了一回。期刊的故事太短,有些还要连载,一次两次看不完,挠心挠肺的等着,等着等着甚至太忙忘记了。”

“我……我选期刊。”一旁的林丛低声:“期刊大部分故事都是完整的。单独一个故事本,不一定能像社长的书那么受欢迎,是需要印刷成本和其他成本的。”

“附议。”黄河水举手:“我觉得林丛说得在理。爱情小时可能受年轻人喜欢,但青老年不一定喜欢。要付稿费要印刷成本,而且还不一定卖得出去,会有一定的投资风险。普通作者的写作水平跟小婉没得比。她的书能卖得好,其他作者可不一定。”

“是啊!”林新月附和点头:“受众偏小,而且会有投资风险。小婉的写作水平已经趋于成熟,不必担心卖不动。她第二本是越卖越好,现在很多读者都在讨论这本书,每天都有一大堆信寄来出版社。这是极好的开头,但不一定能一直延续下去,除非一直都是小婉执笔。”

“就卖我一个人的书?”江婉摇头:“那可不行。我的写作风格大同小异,读者迟早会有审美疲劳。作者来稿筛选,争取百花齐放。”

“这跟大海捞针没区别。”李缘道:“能写得好的作者不多,好作者的作品还不一定都是受欢迎系列。”

“那是。~g,g.d!b`o`o`k\.¢n*e_t^”江婉点头:“这正是我担心的点,怕耗费太多的精力在征稿和选稿上。所以,我选的是中篇小说,几万到十万字不等。”

“还是不行。”黄河水解释:“哪怕范围变小了,字数也少了,作者投稿的数量还是不可能多。”

“对。”赖心善苦笑:“这类型的小说一般只有年轻女作者写,不然情感会写得不够细腻。女性偏保守些,没情感经历可能写不出来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能写好的可能性偏低。”

李缘点点头:“在征稿第一个环节上,已经偏难了。”

“那算了。”江婉很利索选择第二个,“那就以爱情和家庭为主的月刊吧。”

赖心善点头:“征稿会容易些,尤其是家庭方面的——能写的芝麻绿豆事多不胜数。”

“附议。”李琳解释:“这方面哪怕猎奇一些,也会有一大堆读者。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基础单位就是家庭。读者多,作者也会多,征稿起来会容易些,筛选好作品的可能性也高。”

林新月举起手,附和:“我也支持这个。我偷偷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可能有些丢脸,还请大家不要见怪。之前我提前退休,生活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