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京郊好一点的地,一般要卖到二十两一亩,上等的则要三十多两,既然要买,林月就想买好点的,手里的虽说有两千两银子,倒也不能全部用了,总得留一些,以备不时之需,所以买五十亩就刚好。
陆江名饭桌上一直没说话,晚上回了东厢房,却随手拿给她一叠银票。
林月数了数,竟然有三千两。
她十分惊讶,“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陆江名:“铁甲军赚的。我的一半家业都是用来养铁甲军的,那时我死后,明面上的产业都被充公了,但另一部分一直都是由铁甲军的人打理的。这两年他们经营的还不错,这三千两是他们上个月的盈利。”
林月想起来饭桌上陆江名听说她要买五十亩地时,不着痕迹的皱了下眉头,又结合他进屋就给钱的动作,猜测道,“你是觉得五十亩有些小,想让我买个大一点的庄子?”
陆江名点头,“买个大一些的,做什么都方便些,平日里有时间了,咱们也能去那边松快松快。”
林月觉得挺有道理,这个时候娱乐活动少,闲暇时间去庄子上爬爬山、钓钓鱼,也算是个不错的休闲方式。
不过她还是问了句,“你一下子给我这么多,自己手里留有么?铁甲军那边够不够?”之前听他提过,铁甲军八千号人,养起来可得费不少银子。
陆江名让她无需担心,“铁甲军有一些人是专门经营铺子的,经验老道,养他们自己的钱是足够的。”
“至于我。”陆江名顿了下,才继续道,“家里的钱不都是要交给夫人管么?不够用了,我再找夫人要便是。”
两人相处这么久,陆江名极少说甜言蜜语,今日突然用了“夫人”这个词,她一时间竟有些不适应,不过倒是对她上交财产大权的行为十分认可,奖励般捏了捏他的脸,“做的不错,继续保持。”
屋子里烛光很亮,林月隐约看到陆江名好像红了耳朵,正要看个究竟,却被他一把拉住,抱在怀里,“庄子的事你别来回跑了,交给李舞去做就行,她有门路。”
气氛极好,林月推开窗户,两人一边赏月,一边说一些琐碎的事情,一派岁月静好。
李舞是个行动派,不到三日,便来回她,说庄子已经看好了,一百亩,位置不错,等她去看过觉得不错,便可以直接买下。
林月抽出一下午时间,坐马车去看了看,果然不错,北边就是一座山,庄子里还有一块十来亩大的鱼塘,引的是山里的活水,用来养鱼再合适不过。
林月当即就付钱买了下来,趁着今天有功夫,何处都仔细看了看,庄子上的屋子有十几间,都是用来给主人家住的,看护庄子的人则住大门处。
原主人将屋子休整的还不错,这里也不常主人,林月便不打算做什么改动,只待这次春收结束后,留出一部分地种蔬菜即可,另外就是得请人搭一个矮屋棚,专门用来给鸭子住。
庄子买下后,林月也算完成了一个小愿望,虽然手里还有两千两银子,但谁又会嫌自己的钱多呢?于是越发努力的赚起钱来。
临近端午节,悠然居的火锅生意到了淡季,这也在林月的意料之中,但她也没再换别的,只打算到时候多用些冰,毕竟旺季赚的就足够了。
点心铺子那边倒是下了大功夫,除了各色粽子以外,还上了流心芝士盘挞和辣条。
你没听错,就是辣条。
一开始是林月馋辣条了,自己在后厨用腐竹做了些,只是这香味实在是霸道,别人想闻不到都不行,于是她还没吃几口,便被众人瓜分了,有个伙计吃完后,问林月能不能做这个出来卖,因为太好吃了,他想给家里人也带一些,林月便萌生了做辣条来卖的想法。
做出来一些后,她便放在了点心铺子卖,原以为点心铺子卖的都是甜口,人们对辣条可能会有些排斥,没想到却卖的异常火爆,一度成了铺子的销量冠军,林月不得不加急又做了一批。
总之这个端午节,也是大赚了一笔。
端午节当天她给自己放了个假,也没让林湘他们去食肆,带着一家人,去了京郊庄子放松。
这天大多数人都在京城内过节,来京郊的很少,马车一路走过来,行人无几,入目皆是连绵的高山和青草绿木,身心都跟着愉悦起来。
到庄子上已经临近午时,大家便商量着先吃了饭,再去爬山。
这个时节的麦苗已经变成了金黄色,麦穗沉甸甸的压在上头,使得整片麦田倾斜着一致的弧度。
庄子右边的十亩地是专门用来种菜的,豆角黄瓜爬满了支架,长长的茄子直接垂落到地上。
陆荣儿先跑了过去,看了一番,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