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
老太君就手捻着佛珠接着说“六桥梅花香彻骨,咱这富贵人家又不是寒门,哪里需要子弟悬梁刺股苦读诗书,这可是落败了啊”
二人听着就一惊,府里如今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又不是先帝朝,怎么可能一朝败落!
这时就听老太君又说“一轮红日出云霄,这难道是说新君继位,府里又得了宽宥?可这最后一句,这鬼抱住钟馗腿,这分明是说府里命运岌岌可危,自投罗网,沦落为蓬头鬼,可偏偏病急乱投医,把“敌人”当成了救星,这注定是个败局,树倒猢狲散啊”
刚说完就自家都坐直了,不经意却是将佛珠串扯断了!
桂嬷嬷和陈嬷嬷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忙蹲下身捡起了佛珠。
桂嬷嬷边捡边说“您这是多想了,今上身强力壮正值壮年,皇后娘娘诞下的太子聪明伶俐,咱们娘娘虽说生了公主伤了身子,就算是日后邀天之幸再怀龙嗣,这和太子年岁差了这么多,我看娘娘打小聪慧,定不会生出那等心思,做个富贵贤王才是最好”
老太君回过神来就叹口气“就怕有人逼着娘娘想啊,想想先帝晚年,皇子们厮杀惨烈,我就担心咱们家卷进去这夺嫡之事”
还不待两人安慰,老太君就接着说“三儿的令也不好,梅花朵朵风前舞,十月梅花岭上香,织女牛郎会七夕,世人不及神仙乐。这像是说三儿得了姻缘,最终却像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还是分离了,而三儿就像二郎神一样,离家出走入了空门,孤独一生!”
陈嬷嬷就安慰“您还是别瞎想了,我明儿就去观里找老道问问,他老人家的话您总该信吧”
桂嬷嬷也说“想来咱府里好几年没回老家祭奠过祖宗了,您要是担心三爷,要不打发他回老家看看先人祖坟”
老太君一听也觉得有理。
这时三爷端着醒酒汤进了屋子,见老太君神色凝重,就忙上前问“您可是不舒坦?是不是酒喝多了,我一喝那酒就觉得有些后劲,您趁热喝了这醒酒汤”
老太君看着他焦急神色,就压下了心里的想法,顺势喝了点。
又问他“怎今儿舍得回来了”
他面露踌躇说“观里大师傅说我红鸾行动,应是姻缘有变,这才赶我下山”
老太君一听坐直身子“此事当真?!”
金三爷也严肃了些“大师傅亲自说给儿听得”
老太君听了有些失神“但愿这老道不是口出妄语”
随后就打发了他,说自己要安置了,金三爷不疑有她,就告退了。
老太君由桂嬷嬷服侍着半躺在床上,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刚大师傅说了红鸾行动,今儿就见了黄仙芝!
于是装作闲话的样子向桂嬷嬷问“你今儿去了黄家感觉怎么样”
桂嬷嬷想了想“要我说,芝儿那是投在了黄家,若是再得几分气运投胎在官宦人家,别的不说,这当家主母却是做得的”
老太君听了倒是有些好奇。
桂嬷嬷顿了顿又说“您今儿也见了芝儿写的字,那没几年功夫怕是写不出来,想来应是自从进学便开始日日不落,年年笔耕不辍。这也就罢了,可她应是熟读经义诗书,学问上也有些才情,将来教养子女应是不愁。再者待人接物有理有据进退得宜,又打理着她家的店铺产业,虽说咱府里有贴补,可她爹的药我听闻从未走过公账,都是走的私账,我今儿又打听了些,俱都是些值钱营生。这进可攻退可守,若不是出身,便是配官宦人家嫡子当宗妇也是当得的”
老太君听了想着黄仙芝虽好,可到底出身差了些。
金三爷退了出去,往自家院子走去,天上满月高悬,影影绰绰路上迎春花开得正好,心里想这正是花好月圆的好兆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