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嬷嬷上前打量了几分“竟是这般华美,都道金子俗气,咱们娘娘不爱戴,这簪子竟像是给娘娘备的,叫人移不开眼”
只见那匣子里大红姑蓉衬布上躺着几个簪子,蓝色沉静,赤金华贵,便是连古板的古嬷嬷也不由赞叹“高贵典雅,却是该天家享用”
众人正感叹着,只见老太君身边的青黛进屋来,她忙催促“殿下等着呢”
王嬷嬷听了连忙说“你们快去,别让殿下和老太君等急了,咱这边不着急”
黄仙芝行了礼便随着青黛、黄母去了主院。
路上青黛和黄仙芝说“殿下直盯着我的簪子瞧呢”
说着就来了老太君院子,门口的小丫鬟帮忙打帘,三人进去正听公主夸赞“外祖母,您瞧青黛头上的簪子,当真是精致”
听着动静转头一看,没想到竟被听了个正着,不由有些害羞。
天家教养从不在人前说人长短。
青黛见了,心里笑笑,想着虽说是天家贵女,可到底年岁轻些。笑着说“正好黄嬷嬷准备好了”
公主见黄仙芝抱着个匣子,连忙示意她“快拿来我瞧瞧”
黄仙芝递上盒子,公主打开,拿着一柄凤钗朝着老太君欣喜说着“您看这簪子,娘亲戴了肯定像那天上仙子”
又挑着这蝴蝶簪对黄仙芝说“来帮我簪上”
黄仙芝上前要她簪“今儿殿下梳着双丫髻,不好戴簪,若是殿下信得过奴婢,不若帮您梳个随云髻好戴簪子”
这时老太君凑趣“既要梳发髻,不若再换身衣裳,前些日子针线房做了好几身,还没来得及送进宫去,我看就那身真紫色短袄和浅蓝金线马面裙,配这簪子正好”说完连打发人去取来。
待黄仙芝替公主梳了发髻,并簪了簪子,又换了衣裳,连公主身旁一向古板的嬷嬷也赞叹“正是天家贵女”
公主听闻眼睛顿时一亮,心里腹诽,嬷嬷想来严肃,不意竟得了她夸赞,想来应是端庄大气。于是迫不及待“快拿镜儿我瞧瞧”
青黛笑着说“寻常镜儿怕是照不得全身,我记着年前娘娘曾赏一面立镜,不若让婆子抬了来,您看如何”
老太君想了想才想起来“你不说,我都忘了”
青黛说“您平日里爱惜怕碎了坏了娘娘的心意,这才收进了库里”
说完拿了手牌吩咐婆子们去开库找镜。
没一会,只见几个粗壮婆子仔细抬着一面立镜进得门来,尚未安置好,公主便迫不及待起身照去。
只见那镜儿里簪子华美,愈发衬托自个儿仿佛不似人间凡女。
公主欢喜望着镜儿,黄仙芝见状开口“您彷如天仙贵女下降凡尘,我听闻前朝贵女额间多贴花钿,幼时我有幸随出宫荣养的嬷嬷学过几手,您今儿梳着随云髻不若贴个珍珠珠钿压压贵气,雍容华贵却又使人心生亲近之意”
公主听闻眼前一亮有些惊喜“我曾在永福宫里藏着的画卷里看过,倒是精美”
老太君就说“如今天下承平日久,民间早有仿妆,宫里到底严谨些,不过是小女儿爱美,想来宫里如今也不禁了”
公主听了连连催促黄仙芝,没一会四喜抱着个小匣子回来,黄仙芝接过打开,众人只见里面是各色各样的精美花钿。
黄仙芝挑了些细小缺十分圆润的珍珠,又拿个小挑子从玉瓶里挑了些特制的胶,将珠子覆于公主额间,末了又拿朱笔添了几笔“您瞧瞧可还如意”
公主满环期待望去,这一瞧疑惑“竟有几分眼熟,像是见过般”
黄仙芝听闻忙解释“前朝孝章敬皇后年轻时,曾随其母亲淑贞夫人赴宴,在宴上恰巧碰到世宗皇帝,世宗当时一见倾心,回宫便画了此画,想来您应是在宫中瞧见过”
公主听了恍然“原是那幅画,我说怎这般熟悉”
老太君听了“孝章敬皇后当为宗室女眷典范,你仿她状,寓意倒是好得好”
公主身旁的嬷嬷心里倒是有点惊奇,想这黄仙芝不过是平凡俗女,不料竟知晓前朝旧事。
想来那出宫荣养的嬷嬷应是近身伺候之人,想来也是听那嬷嬷说起过,嬷嬷们从来嘴紧,这般说与她听,倒是有些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