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仙芝大嫂见这镯子水头挺好,又朝着桂嬷嬷一礼“嬷嬷乐观豁达我却正羡慕您呢”
她牢记丈夫和她说的话,不管是梳妆打扮也好还是出门交际也罢,都在刻意藏拙,要不如何能解释她一个小小孤女能读书写字的事儿呢。
可静以养心,宽以养气,和以养福。嫁进来黄家,婆婆精明,太婆婆慈爱,姑子明理,丈夫宠爱,孩子活泼,她着实过着舒心的日子,每日里帮着婆婆打理家业,陪着孩子读书写字儿,这气质当然有所改变。
瞧着桂嬷嬷打量的眼神,她心里暗暗惊心,日后可不能这样松懈,也该多学学邻居年轻媳妇的泼辣习性,这样才能不露馅呢。想着就低下头不再言语。
桂嬷嬷又看了看黄仙芝二嫂“看你这肚子想来月份大了,肚子尖尖,定能生个大胖小子”
说完从荷包里拿出一个叠成三角的黄纸符箓来,递给她“这是我从观里求来的,愿它能护你和孩子平安”
黄仙芝二伯娘激动对着桂嬷嬷道谢“您太客气了,这也太贵重了”
她早就听说过这道观名气,之前也曾去过几次,自然知道这平安符不那么好求。
黄仙芝二嫂听了,就有点局促起来,桂嬷嬷见了拍拍她的手说“没事,你拿着把,想来也是咱娘两有缘,你啊长得和我那远嫁的闺女还有几分像,也合着是咱俩的缘分,快收下,这可不仅仅是给你的,还是给孩子的,戴着吧”
黄仙芝二嫂听闻也郑重行了一礼“多谢您了”
到底是小家小户,又因人老实,没见过什么大场面,不咋会说讨人欢心的话。
黄仙芝二伯娘正要开口补上,没想到老太太又对着桂嬷嬷说“那是我孙儿们,怎么样,羡慕不羡慕”
桂嬷嬷看着粉雕玉琢可爱的孩子们,对着黄老太说“这是故意激我呢,这就显摆上了,我看你就是成心的”
说着倒是不恼,随手解下荷包,倒出了几个葡萄般大小的百物雕件,虽然小巧些却活灵活现,对着孩子们招招手,钟哥他们到底年纪小,好奇迈着小短腿纷纷跑去挑自己喜欢的。
挑完了钟哥还不忘朝着桂嬷嬷道谢“谢谢嬷嬷”
他一拱手,却是抓不住,不由着急,却是抓了这个落下了那个,他那可爱劲儿顿时惹得大家笑了起来。
最后两眼泪汪汪的看着自己娘亲,那小表情可把大家心疼坏了,最后还是桂嬷嬷帮着他捡起来“诶呦我的乖宝,可不能掉金豆子”
直把他哄得眉开眼笑的,钟哥就想,这嬷嬷人还怪好呢。
桂嬷嬷就想着,自己因为当时生姑娘伤了身子,闺女又嫁了庄头的管事,现在看着黄老太儿孙绕膝的情景,想着是不是该给女儿女婿活动下,换个差事。女儿今年都三十多了,外孙女、外孙子也都大了些,也该为他们的前程考虑了。
就算大外孙子承父业,到时候管了庄子,可底下的弟弟们也该寻个活计,大外孙女眼瞅着要说人家了,在庄子上能有什么好人家?莫非还看着她嫁进辛苦劳作的种田人家吗?
不过又想着闺女的性情,她怕是不愿意。桂嬷嬷就想,就算她不愿意,那自己就多带孙儿们些,不行就接过来给安排个差事。
黄母刚才趁大家说话就去了厨房,带着五仁和四喜,把砂锅从盒子里拿出来,四喜摸摸锅底说“都不怎么热了”五仁揭开一看说“确实,都没什么热气了”
黄母上前看了看,也觉得有点冷了,想着老的老,小的小,这可不行。
于是开了柜子找到了砂锅底座,又指挥着四喜和五仁点了木炭,两个小丫鬟使劲呼呼呼扇了半天风,瞧着木炭燃着不再冒烟,拿夹子夹到了底座里,这样就能又加热点,有些热乎气。指挥着二人将几个砂锅一个个端到了厅里的桌上。
黄母想着这菜色,有个大烩菜、麻婆豆腐、干锅土豆、鱼汤、糖醋排骨,还有些米饭,本来自家人想着将就一顿,结果没想到来了桂嬷嬷,这倒是有点要开席的意思了。
可她家,她和黄父只有晚上在家吃,家里就黄仙芝一人,她吃得素,没什么存货。
于是她想了想就去了隔壁家,推进门进去就喊着“嫂子在家吗,我有点事找嫂子”
里面的中年妇女就出来说“柳妹子啊,快进来”
黄母就开门见山“我家今儿有点事情,本来从大厨房定了吃食,结果突然来了客人,这菜就有些不够,想麻烦嫂子帮忙赶紧炒几个”
这妇女见不早了,也明白估计是客人来的突然,这就拉着她去厨房边走边说“你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