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您怎自个去了,招呼个小丫鬟去给您跑跑腿,她们愿意,您也轻省”
桂嬷嬷笑着说“石蝉啊石蝉,你还是青春年华,嬷嬷我可是老啦,这人老了,可得多跑跑跳跳,身子才能康健”
又回头拉着黄母的手“你三婶是我硬拉着来的,瞧她脸上也没个笑,指不定心里这腹诽老婆子我多事呢”
黄母听了笑了笑“嬷嬷惯会调笑人,我这心里啊念着您的好”
石蝉看着后面还有小丫鬟提着食盒,略一思索就明白过来,正要开口,突然看到个小丫鬟出来说“桂嬷嬷您回来了,老太君听见您说话,问谁和您一起呢”
桂嬷嬷一听忙说“老太君我回来啦,这不,还给您老人家请了位贵客来”
石蝉听了忙给二人打帘,桂嬷嬷携着黄母走了进去。
老太君正吃午饭,她向来吃得素净,并不奢豪,看着像是寻常小菜,其实也是厨房费了心思做的,此刻老太君一抬头,看见黄母,也是一愣“我听说来人了,怎么是你来了,可是有什么事?”
不怪老太君好奇,前院当差的女管事,虽说是女眷,可终究和这后院的女子不同。
后院的管事不外乎跟在主子前伺候起居,安排衣袜鞋帽等吃穿之物,长进些的不外乎帮着主子打理陪嫁,终究见识有限。
可前院却不同,琴棋书画、金石古董、茶艺赏花,俱都精通,更不必说头脑清明,对政事也能说上一二,待人接物使人如沐春风,前院历来的女管事,比寻常官员家的主母都厉害许多。
所以黄母一来,老太君便觉前院有事,是来和自己拿主意的,自家心里过了一遍最近发生的大事,感觉无碍,可正是觉得无事发生,才是最怕人的,莫不是出了什么大的变动来,这样想着老太君神色也严肃了几分。
桂嬷嬷一瞧,知道她想岔了“老太君可别多想,今儿您不是说芝儿下晌午进府么,我这不正好遇到了,就想着先从淑芬这里套个底”
黄母也对着老太君福了一礼请安问好,老太君听了舒了口气笑着说“你啊,越老越没正经”
老太君接着又问“家里可是安排妥当了,我近日可没少听石蝉这丫头说你家芝儿的本事,下晌入府,可是准备妥当了”说实在的,老太君整日里听石蝉大夸其词,也不由好奇起来。
黄仙芝也就小时候她见过几次,对她的印象还是个小丫头的模样,没想到如今也长大了,还有了这么多的本事,想来也是个厉害人呢。
黄母恭敬回答“回老太君的话,芝儿准备的是富贵六层撺盒点心,想来现在已经准备好了”
桂嬷嬷也接着帮腔“得亏我截住了淑芬,不然您怎么能提前知晓。听这名字就觉得雍容富贵,想来也好吃的很”
老太君就放下筷子“你啊,截住了淑芬,这饭菜怕是要凉了”
桂嬷嬷一惊“您是如何得知的”
“我长着千里眼安着顺风耳呢”
又对着黄母道“今儿我便不留你了,快快归家去吧”
又看了看桂嬷嬷“正巧你还提着这汤,便再跑跑腿,为我去送送这汤。不早了,你两快去”
黄母听了,赶紧道谢。
这礼才行了一半,就被桂嬷嬷拉住,只听她洋洋得意的,“老太君这可是光明正大派我去当钦差大臣呢,走,赶紧归家好吃好喝的招待上我”
众人一听,俱都笑了,老太君也不多言语。只道“去吧去吧”
二人也不磨蹭,行礼后便携着手去了。
老太君回首对石蝉说“这孩子如今该是大姑娘了,这日子啊,过得可真是飞快”
石蝉也骄傲着“谁说不是呢”
老太君也陷入了回忆,有其母必有其女,当初老大媳妇嫁进来调理身子,老太君本想指了柳氏给老大做妾,好歹先生个一儿半女,结果没想到柳氏拒绝的干脆,好在后来老大媳妇有了消息,就作罢了。
当时她也不愿意当这恶婆婆,可是老大那时候总是随老国公征战,活该那死鬼死的早,就会祸害孩子,她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可老大一个儿女也没留下,还把他拘在军中,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你这死鬼的爵位还有老二能继承,可老大到时候孤零零的一个,像个野鬼一样,平时过年过节的也没个祭奠,这怎么能行。
要不当时自己怎么会动这心思呢,趁着老大回来探亲,就想着给老大留下一儿半女,总不会到时候过继他侄子。
结果柳氏就不愿意,也是个胆大的孩子,当时就敢拒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