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亲赏字赞小院,仙芝诉因道点心
黄仙芝面上带笑迎了出去,将大家迎在了前厅落座。
虽是一府同住,可黄老太见多了因家产纷争兄弟倪墙的事,所以早就分灶不分家,除却初一十五这样的大日子大家伙会同聚一堂,平日里大都是随意走动。
眼下黄老太心里确实高兴,目光从众人面上一一扫过,面上的笑容就再也藏不住,四代同堂,子孙孝顺,儿女成器。
因有侄子侄女在,黄仙芝把蛋糕和去岁晒的果干蜜饯拿出来招待小家伙们,给众位长辈上了花茶。
孩子们最喜欢黄仙芝做的点心,但平日里娘亲大都拘着他们,并不敢让他们吃太多,就怕孩子们克化不了容易积食发病。所幸今儿黄仙芝做的是那种松松软软的蛋糕,所以大家也并不担心,孩子们吃得开心,大人们也看着高兴。
待闲聊了几句后,老太太看向黄仙芝问“芝儿,你准备的如何了,我们虽不擅长做点心,却也能帮忙打打下手”
老太太刚说完,众位长辈自是一一应承。
其实前几日众人就想来,可被老太太拘着不许。老太太也是好心,日后当差,每逢大日子做得点心那是数不胜数,虽然有小丫鬟们帮忙,可主力还是自家,现在不妨就多磨炼磨炼。
但今儿又不一样,下午就要出门去府里,众人怕误了时辰,草草说了几句,便起身前往点心房。
因黄仙芝擅做各类糕点,所以她自己修了座点心房。
此刻张婆子已是将第一炉点心烤上了,张婆子随着黄仙芝做过多次,对这一应流程也算了熟于心,各类模子工具面粉等等在案板上早已摆放齐整,就候着黄仙芝她们来了。
众人虽平日里赞叹这点心美味可口,却也少有人来过这点心房。
一来平日里当差辛苦,归家后也想懒散些,二来这点心房在院子边角处地处偏僻,若不是此次来帮忙,估摸着也没啥别的机会来,又因为黄仙芝后来大修过,这一见倒是觉得惊奇巧妙。
不过风景倒是舒心,虽说是边角处,但也修了院门,仿的是江南小景。
外有白墙围着,做着雕花窗户,墙上覆着青瓦,看起来倒是不俗,半圆的月亮门上挂着草书楹联:来云外客,引月前春,横联则写着人间味。
众女眷只觉得这字恣意风雅,连连赞叹黄仙芝笔力非凡,唯独大嫂子虽说是庶女出身,可她那继祖母到底存着待价而沽的心思,读书写字、丹青琴艺也让人教了些,其实这哪是大家闺秀的教养,分明像是青楼女子,好歹她那继祖母还要些脸面,没让她接触那些狐媚手段,怕是想给她立个吃苦受累清冷白莲花形象呢!
好在大嫂子心思纯净,努力学习,于是感叹“小妹这字应是随前朝张大家练的吧,已是有了几分火候,假以时日,小妹也当是当下大书家”众人这才惊呼,更是连连赞叹。
老太太却是心下一叹,她如何不知自家孙女的才情品性,好在她娘教养的好,没养成什么眼高手低的怪性子,人啊贵有自知之明,为人奴仆出身,虽放了身契,可最多也像萍儿一样,外嫁个秀才。
都道是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孩子从小便聪慧,可别因为这钻了牛角尖,老太太想到这里也不由暗暗祈祷这漫天神佛保护黄仙芝长寿喜乐,并许下重塑金身的重愿。
众人又打趣了一番,便携手向里面行去,路上种着些竹子,倒是早春里难得一见的翠绿生机。
此刻张婆子听闻众人说笑声,忙出来问候,众人瞧着这糕点房,三间正房,虽然不大,但好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第一间用来休息,第二间用来制作,第三间用来烤制。
黄仙芝看着工具准备齐全,便准备着手制作了。
众人见她动作,也都纷纷净手,因今日来帮忙,所以并未佩戴首饰,待洗手完,黄仙芝让张婆子拿出早已备好的围裙,待众人穿戴完毕,又引她们到面案前,一一介绍了这种种工具。
然后黄仙芝看着众人“祖母从前管过小厨房,大伯娘,大嫂子和大姐时不时下厨,年节时分上供先祖的花馍点心也曾做过,便和我一起捏制点心。二伯娘便帮忙打下下手,二嫂子如今怀着身孕,坐着休息会顺带看看孩子们。张婶子常和我一道做点心,一些精巧的便由我俩来做”
又接着说“我此番准备做富贵八件,比较复杂多变”众人听着黄仙芝娓娓道来,一一上手起来。
“这首先要做得便是大八件。这里面有寓意美满幸福的福字饼,有寓意高官厚禄的太师饼,有寓意长寿无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