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卫国率部赶到平阳城北一处土山上没多久,赵天明、吴明川等人便各带着百余名老兵相继赶到。
与陈卫国一样,他们都留了一到两个班的工作队,协助杨秀英等人在赵集镇东北,正东一带的乡下,组织百姓搞抢收。
碰面后,陈卫国将自己的计划简单对几人说了一遍。
吴明川立刻表态道:“我们那边都没有发现鬼子,如此看来,平阳的鬼子主力都在赵集镇或者县城。
要是我们这边真能把鬼子调动起来,非但可以阻止敌人抢收赵集镇的粮食,更能将其牵制住,使其无暇他顾。”
赵天明也道:“吴兄说得对,最主要的是,如果这能围点打援,干掉一些鬼子,那就更好了。”
说完,他又叹了口气道:“可惜我们兵力太少了,如果咱们这个团全都是老兵,那以一部分兵力佯攻县城,主力在赵集镇和平阳中间地带设伏。
说不定真能围点打援,成功消灭鬼子回援部队,进而将整个赵集镇一带的鬼子全部歼灭!
到那时,整个平阳县可就成了我们得地盘了。”
陈卫国微笑着道:“参谋长别急,会有这么一天,眼下我们三人合兵一处,也有三百多人,且都是精锐老兵,运用得当,未必不能围点打援。”
经历过长征的吴明川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没错,兵贵在精,在于指挥官对战术的运用,只要战术得当,三百精兵也可以发挥出三千人的威力。”
说完,他又问陈卫国道:“卫国,你打算怎么部署?”
陈卫国道:“我带两个排,去佯攻县城,但是要把你们带来的迫击炮,也交给我。
然后,你们去城东北五公里外,沿公路设伏,并向赵集镇派出警戒哨监视日军动向。
如果日军回援兵力少于三百,我们就打援!
如果多于三百,我们就撤退,抄小路回赵集镇,伺机袭击鬼子在赵集镇的留守部队。”
“两个排的兵力会不会太少了?”吴明川和赵天明都有些担心。
“佯攻只要火力够猛,不怕鬼子不上当。”
陈卫国笑着摆手示意他们放心。
与陈卫国一样,为了增强抢收行动队的火力,赵天明和吴明川他们从根据地出发的时候,也各自携带了两门迫击炮。
所以,三支部队汇合后,兵力虽然不多,但迫击炮却有足足六门,用来虚张声势,吓唬县城守军足够了。
商议妥当,陈卫国当即带着陈铁柱等六十多官兵,携带六门迫击炮等武器,迅速往县城靠拢。
赵天明和吴明川则按照陈卫国的吩咐,合兵一处,寻找了一处险要地段,沿公路两侧设下了埋伏。
同时,还朝赵集镇一带派出了侦察警戒哨。
平阳北门外两公里范围内,遍地都是城内地主老财种下的高粱和小麦。
这为陈卫国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掩护,他带着六十多名战士,猫着腰借助一人多高的高粱地掩护,悄悄抵近到了距离县城五百米外的一小片树林之中。
在亲自带人将六门迫击炮全部布置妥当后,陈卫国先是举着望远镜观察了一番,发现前方二百米处,有一条小水沟。
当即对陈铁柱吩咐道:“铁柱,你带人再前出二百米,进入那条小水沟隐蔽起来,等我这边炮声一响,就朝城门集火放枪。
记住,不追求命中率,所有人只需要把枪伸出去朝城门那边打就行,不要强出头!”
“是!”陈铁柱应了一声,立刻带着剩下的四十多名战士,借助树林的掩护,往前面那条小水沟奔去。
二百米的距离,不到三分钟他们便全部就位。
陈卫国这才放下望远镜,把手一挥下令道:“开炮!”
十几名炮兵立刻纷纷行动,六个主炮手接过同伴递过来的炮弹从炮口装入。
六枚高爆榴弹相继飞出,狠狠地朝平阳北门急速轰击而去。
只见先是一阵耀眼的红光在北门内外闪过,紧接着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声才响彻开来。
轰轰轰轰!
因为射击诸元是陈卫国提前调校好的,所以,六发炮弹几乎全都轰击在了城门口,以及城门楼子之上。
城门口原有大约一个班的伪军站岗,城门楼子上也有七八个鬼子兵。
这下全都遭到了迫击炮的精准炮击,霎时间,城下的伪军连人带工事都被炸飞了出去。
而上面的鬼子更是被倒塌的城门楼子,直接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