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法医秦明:天谴者 > 第14章 注释

第14章 注释

第14章 注释

[1]证据链,法律术语,指一系列客观事实与物件所形成的证明链条。

[2]孤证,指单一的证据。

[3]图侦,指针对视频、图像进行侦查的技术。

[4]SUV,为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是一种拥有旅行车般的空间机能,配以货卡车的越野能力的车型。

[5]TT,奥迪的一款车型。

[6]皮肤全层,由表皮、真皮构成,并借皮下组织与深层组织相连。

[7]处警,民警出警后,处理现场情况的行为。

[8]同一认定,是刑事技术鉴定用语,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确定受审查的嫌疑客体(人或物)同犯罪事件有关的,正在寻找的那个客体是否同为一人或同为一物的科学理论。

[9]细目拍照,对现场个别物证进行单独特写拍照。

[10]约束伤,被害人在被凶手控制的时候,留下的以关节部位环形皮下出血等为代表的损伤,称之为约束伤。

[11]威逼伤,被害人在被凶手威逼的时候,留下的以轻微锐器刺伤、戳伤、划伤等为代表的特征性损伤,称之为威逼伤。

[12]见“法医秦明”系列第一卷第三季《第十一根手指》。

[13]伴行足迹,是指现场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成趟鞋底花纹、袜印、赤足印,两趟足迹平行伴行,说明有两人并列行进。

[14]小鱼际握刀式,是指抓握刀具时,刀刃置于小鱼际以下的握刀方式。

[15]虎口握刀式,是指抓握刀具时,刀刃置于虎口以上的握刀方式。

[16]见“法医秦明”系列第一卷第六季《偷窥者》中“幽灵鬼船”一案。

[17]小羽毛是陈诗羽的昵称。

[18]生活反应,是指人活着的时候才能出现的反应,如出血、充血、吞咽、栓塞等,是判断生前伤、死后伤的重要指标。

[19]硬脑膜,脑组织外包裹的一层致密组织。

[20]对冲伤,是指在创口对应部位的脑组织有出血和挫伤,而且在其相对的对侧脑组织处也有出血和挫伤,而这一处的出血挫伤不伴有头皮的损伤和颅骨的骨折。这是在颅骨高速运动过程中,头颅突然静止,形成了头皮损伤处的脑损伤,因为惯性运动,对侧的脑组织撞击颅骨内壁,也形成出血和挫伤。所以对冲伤基本可以确诊是头部减速运动形成的损伤,比如摔跌、头撞墙等。

[21]检材,不同于大家常说的“物证”,比物证的含义更为宽泛。在现场和尸体上提取到的任何可以用于进一步检验鉴定的物质,都称为检材。经过检验鉴定的检材,如果对案件侦破有作用,则会被称为物证。

[22]见“法医秦明”系列第一卷第一季《尸语者》。

[23]假关节,长骨骨折后,因为断端可以移动,肢体形成类似关节一样的成角畸形。

[24]小脑幕,由硬脑膜形成的,呈帐篷状架于颅后窝上方,分隔端脑与小脑的结缔组织。

[25]颅底骨折,头颅底层颅板发生骨折。

[26]铃铛姐姐,秦明妻子的昵称。

[27]no zuo no die,网络流行语,意为不作死就不会死。

[28]见“法医秦明”系列第一卷第一季《尸语者》。

[29]足迹有很多种。比如一脚踩在烂泥里,那么足迹是凹陷进泥巴的,这样的足迹呈立体状。而有的时候,是鞋底黏附了灰尘或者血迹,然后经过踩踏而黏附在地板上,这样等于是在地板上加了一层鞋印形状的其他物质。如果是灰尘,则叫灰尘加层足迹。

[30]挫裂创,指的是钝性暴力作用于人体时,骨骼挤压软组织,导致皮肤、软组织撕裂而形成的创口。一般在头部比较多见。

[31]血液预实验,是最初检验可疑斑迹是否为血迹的手段,结果是阳性,代表是血迹。

[32]立体足迹,脚掌踩入松软的泥土、沙堆等载体中,形成具有立体空间形状的足迹形态。

[33]骨擦音,即骨折后伴随骨的异常活动而出现的骨折端之间的摩擦或碰撞声音,是完全骨折的特有体征之一。

[34]灰尘减层足迹,指的是踩在有灰尘的地面上,鞋底花纹抹去地面灰尘所留下的鞋印足迹。

[35]索沟,人体软组织被绳索勒、缢后,皮肤表面受损,死后会形成局部皮肤凹陷、表面皮革样化,会完整地保存下被绳索勒、缢时的痕迹。这条痕迹被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