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期开学后不久,就主动辞职了。
在网络舆情爆发之后,为了以防万一,警方针对邱以深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首先,警方并没有发现邱以深和凌南之间存在什么矛盾关系。其次,邱以深在事发当天,是从家里路过学校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的,他压根就没看到凌南。邱以深整个下午和晚上都在和同学聚会,这一点无论是从多份口供还是监控中都能明确他的不在场证据。最后,警方为了防止邱以深和胡彪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还专门进行了调查,经过深入的调查,确认胡彪和邱以深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属于八竿子打不到的两个人。
因此,网络上“站台神秘男杀死凌南”的阴谋论,就被彻底查否了。警方又发布了公告,为了保护邱以深的权益,并没有公布他的身份。只是说“站台神秘男”的身份已经查实,并且经过充分调查,完全可以排除这个男人杀死凌南的可能性。
可是,网友们不知道凌南的死亡过程是诸多巧合凑在一起导致的,加上警方没有公布神秘男的真实身份,同时还有造谣者的煽动,导致大家对警方的这份通报依旧不满意,仍认为是有人在掩盖真相。
“幸亏警方没有公布邱以深的身份,不然他得被网暴死。”林涛说,“我觉得,不管班主任辞职没辞职,小孩子害怕老师这就是天性吧。而且,这也是邱以深辞职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凌南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班主任辞职了吧?在逃学路上遇见了老师,这样躲避,很正常吧。”
“是的,侦查部门认为很正常。”我说,“但也不排除有其他的隐情。所以,既然师父要求我们查漏补缺,那么我们就继续去查,看看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不管他为什么躲避老师,这对案件本身没有影响吧?”大宝说。
“对案件本身确实没有影响,但是我们不做到心中有数,又该如何面对舆情呢?”我说,“宣传部门肯定是需要我们更详细的案情报告的,他们也要应对。”
“所以,关于凌南和邱以深是否有深层次的关系,我们还是要去了解一下的。”陈诗羽说。
我点了点头,收拾好材料,说:“走吧,我们去学校走一趟。”
因为管理严格,进学校就让我们费了半天的力气。当我们好不容易进了学校,又在校长室门口吃了闭门羹。也确实,闹了这么大的舆情,又被警方调查了好几轮,学校的教职工自然产生了抵触心理。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见到了校长,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说什么。好在程子砚套起了近乎,说自己就是二十一中毕业的,这才让校长打消了对我们的抵触心理。
看来师生关系是一种很长久的亲近关系,校长居然和我们吐露了没有和侦查员们吐露的信息。
原来,邱以深利用寒假假期,开办了一个小型的补习班。但是“双减”政策是明确不允许有这种补习班存在的。邱以深被一个匿名电话举报到了教育局,教育局整个寒假都在重点查办非法补习班,所以立即组织人手进行了核实。经过核实,确定邱以深确实开办了补习班。于是,在停止线下教学的那两周时间里,教育局电告了学校,要求学校严肃处理邱以深,并以学校的名义书面向教育局报告。
按照相关的处罚规定,邱以深应该被学校开除。可是,校长考虑到邱以深年纪比较轻,在学校的表现一直非常好,所以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劝退邱以深,并保留他的教师资格,而对教育局报告则用了“辞退”二字。这样的话,并不影响邱以深持证再就业。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我们更是对凌南班上暂时没有班主任的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
“补个课,居然丢了工作,这有点狠吧?”大宝说。
“好像都是这样办的。”林涛说,“不然补课屡禁不止,‘双减’政策就落不到实处。”
“我就想不通了,不让补课就不补呗,为什么还要顶风作案啊?”大宝问。
“让我猜猜,应该是‘家长焦虑症’引起的吧?”韩亮哈哈一笑,发动了汽车。按照程序,我们下一步要去教育局,继续核实邱以深被举报的事宜。
“还有这种病?”大宝说,“也算精神病吗?”
“说是精神病那就夸张了,不过‘家长焦虑症’真的是广泛存在于中学生家长心中。”韩亮说,“毕竟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竞争机制的,就像大家经常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去的,就过去了。过不去的,就得留下。之前说的什么指标到校,前百分之多少能上重点高中、又有百分之多少能上普通高中,这就说明了一切啊。这种竞争机制,真的很残酷,很激烈。所以啊,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家孩子进步,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