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一起看文学 > 快穿之拯救悲惨人生 > 第42小章

第42小章

其实这个时候转不转正的,林慧真不怎么在意,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到时候自己即使考不上京大也会考到别的学校去,不会在这里任教了。+第¢一^墈-书_枉^ ~免+费·粤^黩,

但是现在林慧的复习进入了瓶颈,语文、政治、历史、地理这几科都还好,纯记忆的比较多,不明白的看答案记住就行。

数学就不同了,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光靠看答案根本无法理解学会,必须找个老师补习讲解,但是自己在苦县根本就不认识什么人,只能拜托李敏帮忙。

李敏的爱人在教育局工作,认识的老师多,最后还真找到了符合林慧要求的老师。

对方以前在县高中教数学,但是前几年因为家里远亲有点海外关系,就被学生“打倒了”,虽然后来经过运作,没有受到别的伤害,但是已经好几年不被允许到学校上班了,不上班也就没收入,日子难免紧巴。

因为对方家里人口多,住房紧张,补习的地点就定在了林慧宿舍,每天下午两点来,每次两个小时,报酬则是一个月30斤面粉。

来给林慧补习的老师姓褚,是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7^0\0′t?x,t/.`c/o?m′

性别这点是林慧特意要求的,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麻烦和闲话,不然要是有异性每天来来往往的,不管是在哪,肯定会招来非议,同性就方便了很多。

果然,专业的就是不一样,褚老师执教多年,经验丰富,讲解题目深入浅出,往往一两句话的指点就解开了困扰林慧已久的难题,一段时间下来,林慧感觉自己的数学水平提升很快!

第35章 七零女知青(35)

国庆节过后,林慧就一天比一天紧张,每天更加关注报纸动态,生怕出了什么差错,预想中的恢复高考的消息不会如期公布。

终于,十月下旬的一天,报纸上公布了今年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同时宣布了报考条件和报考方式。

这次考试由于时间太紧,国家不再统一出题,由各省自主命题,在一定期限内自定考试时间。

这个消息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高考已经停了十年,这期间上大学只能通过工农兵推荐的方式,获得推荐资格的人良莠不齐,许多人甚至根本就不认识几个字,而一些真正有知识、有理想的高中生们却求学无门,只能响应号召下乡去种地!

这个消息对处于广大身处农村的知识青年冲击更大,这十年间,全国至少有一千多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比`奇′中¢文?徃_ ·已.发*布·嶵′新¨漳^节_

这些城市孩子们怎会甘心终身与土地为伴,恢复高考的消息让这些不甘于在农村劳碌一生的青年们看到了希望,将这即将恢复的高考成为了能回城的快速通道。

几天后,省级报纸上公布了豫省的考试时间,是12月8日和9日两天。

林慧在报纸公布消息的第二天,就去照相馆拍了照片,去教育局报了名。

报名的同时要填报志愿,林慧填报的第一志愿是京大的法律系,第二、第三志愿林慧填报是京大的中文系和新闻系。

林慧前世高三填志愿的时候只想着报个将来好就业能挣钱的专业,当时也不懂,被忽悠着填了“市场营销”专业,后来才发现自己上了当,大学四年根本就没学到什么实在有用的知识,毕业后找工作没少碰壁。

这次,林慧决定选择专业性强的法律专业,虽然学法律要背法条比较枯燥,前期需要积累的时间很长,毕业前几年很难出头。

但是她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自身的经济实力又堪称雄厚,有时间,有钱,完全不着急用所学知识变现,正好可以沉下心来做学问。

而且经过十年动乱,国家百废待兴,法律法规什么的都不够健全,如果可以,林慧打算在学校里多深造几年,将来好实实在在的为国家做点事。

吴彩玉在第三天和知青点的其他知青一起结伴进了城,他们都是来报名参加高考的。众人一起去照相馆拍了证件照,然后去教育局报名,同时也填报了各自的志愿。

吴彩玉没有林慧这样的自信,她第一志愿报考了家门口的津大,第二、第三志愿填报的也是津市的学校。

由于离考试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了,林慧建议他们接下来请假不要去上工了,好专心复习。

接下来众人就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

林慧趁机给热河的家里寄了一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